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史公談仁義法紀治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太史公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 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①。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②。始未

原文

   (節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太史公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 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①。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②。」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③,曰: 「異哉所聞!」書曰: 「協和萬國④。」遷於夏商,或數千歲; 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後,見於《春秋》⑤; 《尚書》有唐虞之侯伯⑥,歷三代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於仁義,奉上法哉?

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後數世,民咸歸鄉里,戶益息⑦。蕭、曹、絳、灌之屬⑧,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間⑨,見侯五,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耗矣! 罔亦稍密焉,然皆身無兢兢於當時之禁雲⑩。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11),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12)? 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13),何必舊聞? 於是謹其終始,表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 著其明,疑者闕之。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譯文

太史公 (司馬遷) 說: 古代作為臣子的功勞有五等: 用德行來建立宗廟、安定國土、創建國家基業的,叫做勛; 出謀劃策、用口才言辭決定大事者,叫做勞; 用武力的即軍隊將士在攻伐中立功的,叫做功; 區分明確功臣的等差級別的,叫做伐; 任職長久、依靠逐日積累功績的,叫做閱。封爵位的誓言是: 「使黃河像衣帶,泰山像磨刀石,國家以此永遠安寧,於是傳及子孫後代。」 當初這樣做的本意不是不想鞏固帝王的根本,而使諸侯這些枝葉末梢略為衰弱些。

我讀了漢高祖分封功臣為侯的史實,仔細察閱他的首次分封,及其最後失去封地的原因,便說: 「我所聽見的事,真是與傳聞不同呀!」 《書經》 上說:「協調、和諧,萬國諸侯。」 這樣一直沿襲到了夏朝、商朝,或許有幾千年。周朝分封諸侯有八百個,周幽王、周厲王之後,還見於 《春秋》 的記載。《尚書》上記載的有唐虞時所封的侯伯,這些諸侯,歷經夏、商、周三代共有一千多年,都能保全封地,作為天子的藩屬而保衛天子。這難道不是堅守仁義,奉行帝王法令的緣故麼?

漢朝建立以來,受封的功臣有一百多人。當時天下剛剛才安定,大城市的民眾都逃散流落在外,戶口可以統計到的只不過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因此,即便是大諸侯的封邑,也不過一萬家,小諸侯的封邑只有五六百戶。過了幾代人,民眾都回到家鄉了,人口繁衍,戶數更多了,蕭何、曹參、周勃、灌嬰這些諸侯,封邑竟然達到四萬戶; 即便小的侯王,其戶口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他們資產的富厚也是如此增加。於是,其子孫就驕奢淫逸起來,忘掉其祖先的艱難。到武帝太初年間,一百年中,當初封的諸侯只剩五個了,其餘的都因犯罪喪了性命,失去封國,全完啦! 法紀比從前略為嚴密是個原因,然而他們對於當時的法令,都不是小心謹慎地對待的。

處在今天的世道之中,要牢記古代的治國之法,就是自己用鏡子照自己的得失。不一定要完全遵行古道。作為帝王,各有各的禮法和各自的措施。但都把成就功業作為綱領,是不能勉強縫合,要求一律。考察這些諸侯們之所以得到尊敬寵信或被廢被辱的緣由,也是當今世道政治得失的經驗所在,何必一定要靠前人的故事呢? 於是,我自始至終都十分謹慎,考察他們的經曆始末,用表列出,很可能不能完全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只寫出了那些突出明顯的,有疑慮的就空缺着,後世倘若有君子想要推廣敘述,可用此表一覽參照。

鑑賞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是《史記》十表之一。漢初定天下,獎勵功臣,遍封王侯,蕭何以下共封143人為列侯,年表即以表格的形式羅列這些功臣封爵的始末及繼任者的情況。本文是談表的 「序」,分為三層:

(一)敘述歷代功臣封賞制度,分為五等: 勛、勞、功、伐、閱,其目的是想鞏固國家的根本。

(二) 敘述漢高祖封侯功臣的世代興亡原委。漢高祖所封的功臣經102年的歷史變遷,他們的封邑封號,最短的在高祖時代就被取消,後在文、景時代又取消了一些,到漢武帝時被大批取消,以致最後剩下五個。其原因,一是諸侯的子孫驕奢淫逸,目無法紀,自取滅亡; 二是最高統治者法網過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為消滅諸侯而強加罪名,為鞏固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而採取強制手段。

(三)作者司馬遷的評述,認為今之治世,可 「志古之道」 作為 「自鏡」。雖未必完全同古代一樣,但須以仁義、法紀,成功事業為終極目的。同時說明製作此表的原因在於「借鑑」古人古事,並為後世的研究者提供一份參照。

全文敘述簡練具體,議論切中肯綮,含蓄蘊藉,言有盡而意無窮。嗟嘆再三,意深情長。[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