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吹笛》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吹笛》唐朝·杜甫

《吹笛》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搜狐

[1] 《吹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閣時,是一首即景抒懷之作。全詩善用烘雲托月之法,由聞笛入手,多方鋪墊,反覆渲染,逐層推進,沉鬱頓挫。

作品名稱 吹笛

作 者杜甫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詩詞類型 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編輯

吹笛

吹笛秋山風月清①,誰家巧作斷腸聲②。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③。

胡騎中宵堪北走④,武陵一曲想南征⑤。

故園楊柳今搖落⑥,何得愁中曲盡生。

作品注釋編輯

①江總詩:「秋城韻晚笛,危樹引清風。」瀚曰:首句本此。向秀《思舊賦》:「鄰人有善吹笛者。」江淹詩:「金映秋山。」《南史·褚彥回傳》:「初秋涼夕,風月甚美。」

②曹植詩:「借問誰家子。」顏箋:「誰家,羨其善吹也。」張正見詩:「還聽嗚咽水,並切斷腸聲。」

③【唐注】風月分作一聯,從《龍池篇》得來。《漢·歷律志》:「律呂和矣。」《長笛賦》:「律呂既和。」切,謂其音淒切。樂府橫吹曲有《關山月》,《解題》云:《關山月》,傷離別也。周王褒詩:「關山夜月明。」

④《晉·劉隗傳》,劉隗避亂塢壁,賈胡百數欲害之,隗援笛而吹之,為《出塞》《入塞》之聲,以動其遊客之思,於是群胡垂泣而去。《世說》,劉琨為并州刺史,胡騎圍之數重。琨夕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皆流涕,人有懷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賊並棄圍奔走。周弘讓《長笛吐清氣》詩:「胡騎爭北歸,偏知別鄉苦。」楊慎曰:字書:疾趨曰走,上聲。驅之走曰走,去聲。北走關山,疾走之走也,如《漢書》「北走邯鄲道」之走。胡騎北走,驅而走之也,如《漢書》「季布北走胡」之走。兩音不同。

⑤《古今注》:「《武溪深》,乃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門生愛寄生,善吹笛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武溪深》詞:「嗟哉武溪一何深,飛鳥不敢度,走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顏廷榘曰:武陵曲,即《武溪深》。梁簡文帝詩:「但歌聊一曲。」

⑥故園,指杜陵。《宋書》: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詞。《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楊柳》二曲,今其詞亡不可考矣。《舊唐書·樂志》:梁樂府《胡吹歌》云:「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詞元出北國之橫笛。顏箋:笛有《關山月》、《武溪深》、《折楊柳》及《胡笳聲》,皆清商曲也。郭浚曰:此詩句句淒遠,詠物絕調。蔣一梅曰:絕大手筆,聲律極細,然有對意不對詞,對詞不對意者。

創作背景編輯

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閣時,是一首即景抒懷之作。黃鶴註:梁權道編在大曆元年。按詩云「胡騎中宵堪北走,」當指吐蕃而言。《通鑑》:永泰元年,吐蕃與回紇入寇,子儀免胄釋甲,投槍而進,回紇酋長皆下馬羅拜,再成和約。吐蕃聞之,夜引兵遁去。即此事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