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 魏世家秦嘗欲伐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 魏世家秦嘗欲伐魏》

原文

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5],國人稱仁[6],上下和合[7],未可圖也[8]。」文侯由此得譽於諸侯。

任西門豹守鄴[9],而河內稱治[10]。

魏文侯謂李克曰[11]:「先生嘗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12],二子何如?」李克對曰:「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13]。臣在闕門之外[14],不敢當命[15]。」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李克曰:「君不察故也[16]。居視其所親[17],富視其所與[18],達視其所舉[19],窮視其所不為[20],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21],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22],寡人之相定矣[23]。」

李克趨而出[24],過翟璜之家[25]。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26],果誰為之[27]?」李克曰:「魏成子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28]:「以耳目之所睹記[29],臣何負於魏成子[30]?西河之守[31],臣之所進也[32]。君內以鄴為憂[33],臣進西門豹。君謀欲伐中山,臣進樂羊[34]。中山以拔[35],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36],臣進屈侯鮒。臣何以負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37],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38]?君問而置相『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克對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為相也。且子安得與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祿千鍾[39],什九在外[40],什一在內[41],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42]。此三人者,君皆師之[43]。子之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44]。子惡得與魏成子比也[45]?」翟璜逡巡再拜曰[46]:「璜,鄙人也[47],失對[48],願卒為弟子[49]。」

二十六年,虢山崩[50],壅河[51]。

三十二年,伐鄭[52]。城酸棗[53]。敗秦於注[54]。三十五年,齊伐取我襄陵[55]。三十六年,秦侵我陰晉[56]。

三十八年,伐秦,敗我武下[57],得其將識[58]。是歲,文侯卒[59],子擊立,是為武侯。

段意

承上段,繼寫魏文侯的文治武功。主要包括:魏文侯向子夏學習經書,禮敬賢人,在諸侯中贏得聲譽。用西門豹治鄴,興修水利,進行改革,使河內清平。詳記其擇宰相而不恥下問(魏文侯擇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問之李克。李克舉出五種考察人的辦法,使魏文侯豁然開朗。後又寫翟璜不服,與李克辯論。翟璜舉出進五人有功,問何負於魏成子? 李克以魏成子之功過於翟璜,說服了他。從而說明擇魏成子為相的正確性)。三十三年,伐鄭;築酸棗城。又敗秦於注。三十八年,伐秦雖失利,但俘獲秦將識。至此,魏文侯為創立霸業奠定了基礎。直至魏文侯卒,其子擊繼位。

注釋

  [1]受子夏經藝:子夏,孔子學生。經藝,指六經與六藝。

  [2]客:以客禮相待。段干木:魏人,姓段干,名木,子夏學生。魏文侯曾以爵祿招他,辭讓不受。

  [3]閭(lu):里巷的大門。因代稱里巷。

  [4]軾:設在車廂前供人憑倚的橫木。此謂憑軾致敬。

  [5]賢人是禮:禮遇賢人。

  [6]仁:仁德;仁惠。

  [7]和合:和睦同心。

  [8]圖:謀取。

  [9]西門豹:姓西門,名豹。任鄴令時,曾破除「河伯娶婦」迷信,開鑿水渠,改良土壤,發展農業生產。鄴:都邑名,在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

  [10]河內:地區名。春秋戰國時,以黃河以北為河內,黃河以南為河外。治:清平。

  [11]李克:子夏學生。魏文侯滅中山後,封太子擊為中山君,李克任中山相。

  [12]置:設立(宰相)。成:即魏成子,文侯弟。璜:即翟璜,時為上卿。

  [13]戚:親。

  [14]闕門:代指朝廷。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以兩闕間有空隙,故稱闕或闕門。

  [15]當命:承命。

  [16]君不察故也:是君王沒有注意考察的緣故(才會有此問)。

  [17]居:平居時,即平時。

  [18]與:交往(什麼人)。

  [19]達:顯貴;顯達。舉:推薦(什麼人)。

  [20]窮:失勢時。不為:不屑做(什麼事)。

  [21]定之:確定人選。

  [22]就舍:回府。

  [23]相:宰相。

  [24]趨:快走。

  [25]過:訪問。

  [26]卜:選擇。

  [27]果:究竟。

  [28]忿然作色:憤怒得變了臉色。

  [29]所睹記:所見所聞。

  [30]負:比不上。

  [31]西河:地區名,在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吳起曾為西河守將。

  [32]進:舉薦。

  [33]君內:國君境內。以鄴為憂:憂慮趙國進攻鄴。

  [34]樂羊:魏將。

  [35]以:通已。

  [36]傅:師傅。

  [37]言克:推薦我李克。

  [38]比周:結黨營私。

  [39]鍾:古量單位,六斛四斗為一鍾。

  [40]什九在外:十分之九用在外面。指用於禮賢敬士上。

  [41]內:家裡。

  [42]東得:從東方聘得。

  [43]師之:以之為師。

  [44]臣之:以之為臣。

  [45]惡(wu)得:哪能。

  [46]逡巡:欲進不進,遲疑不決的樣子。

  [47]鄙人:鄙俗之人。謙詞。

  [48]失對:回答不得當。

  [49]卒為弟子:終身做你的學生。

  [50]虢(guo)山:山名,在今河南三門峽西,臨黃河。

  [51]壅河:堵塞了黃河。

  [52]鄭:國名,前375年為韓所滅。

  [53]城:築城。酸棗:邑名,在今河南延津西南。

  [54]注:地名,在今河南臨汝西北。

  [55]伐取:攻占。襄陵:地名,在今河南睢縣。

  [56]陰晉:邑名,在今陝西華陰東。

  [57]敗我武下:在武下我(指魏)被秦軍打敗。武下,武城之下。武城,魏地,在今陝西華縣東北。

  [58]得其將識:卻俘獲了秦將識。識,人名。

  [59]是歲,文侯卒:按,文侯當卒於前396年,而非「是歲(前408年)」。[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