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 魏世家是何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 魏世家是何也》

原文

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絕韓上黨而攻強趙[4],是復閼

與之事[5],秦必不為也。若道河內[6],倍鄴、朝歌[7],絕漳、滏水[8],與趙兵決於邯鄲之郊,是知伯之禍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山)谷[9],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10],所行甚遠,所攻甚難,秦又不為也。若道河外[11],倍大梁,右(蔡左)[上蔡]、召陵[12],與楚兵決於陳郊[13],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與趙矣,又不攻衛與齊矣[14]。夫韓亡之後,兵出之日[15],非魏無攻已[16]。

秦固有懷、茅、邢丘[17],城津以臨河內[18],河內共、汲必危[19];有鄭地[20],得垣雍[21],決熒澤水灌大梁[22],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過而惡安陵氏於秦[23],秦之欲誅之久矣[24]。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25],聽使者之惡之,隨安陵氏而亡之[26],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27],南國必危[28],國無害(已)[乎]?

段意

此段為勸魏王不可親秦伐韓理由之三。魏無忌提出:秦好惹事,滅韓之後又起事端,攻趙,如果走上黨之路,則重蹈閼與之役的覆轍,秦必不為也;如果取河內之道,則重演知伯之災禍,秦又不敢。攻楚,如果取道涉谷,路遠且險,所攻甚難,秦又不為也;如果走河外之路,秦又不敢。攻衛與齊,兩國均在魏之東,秦不會越魏以攻。那麼,可攻者誰?非魏而何? 因為一,秦築城於垝津,兵臨魏河內,河內各地吃緊;二,秦亡韓,奪垣雍,居高臨下,必決熒澤水淹大梁,大梁必亡;三,魏使者在秦面前中傷魏安陵君,秦之欲誅安陵君久矣,安陵地近大梁,秦並安陵則大梁必危;四,秦之葉陽、昆陽與魏之舞陽鄰近,安陵氏亡,則秦軍可繞過舞陽之北,向東逼近許地,魏之南部必危。凡此,難道對魏國無害嗎?

注釋

  [1]無事:意為喜歡和平,不好惹事。

  [2]更事:再起事端。

  [3]就:趨。易與利:最容易與最有利的。

  [4]絕:越過。

  [5]復:重蹈。閼(yu)與:韓邑。前207年,秦派胡陽攻韓,圍閼與。趙使趙奢救之,大敗秦軍。

  [6]道:經過。

  [7]倍:通「背」。

  [8]絕:切斷。

  [9]涉谷:往楚之險路。

  [10]冥阨:楚之險塞,即今河南的平靖關。

  [11]河外:戰國時稱黃河以南地區。

  [12]右:指右面。上蔡:楚邑,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召(shao)陵:楚邑,在今河南郾城東。

  [13]陳:楚都,在今河南淮陽。

  [14]不攻衛與齊:因為衛與齊在魏之東,秦自然不會越魏以攻。

  [15]兵出之日:指秦兵出動之日。

  [16]此句謂,除了攻魏,沒有第二個目標。即非攻魏不可。

  [17]固有:本來就擁有。

  [18]城:築城。垝(guǐ)津:地名,為古黃河渡口,在今河南濬縣。臨河內:兵臨河內各地。

  [19]共(gong):邑名,在今河南輝縣。汲:邑名,在今河南汲縣西。

  [20]有:占領。

  [21]垣雍:邑名,在今河南原陽西。

  [22]熒(yíng)澤:澤名,故址在今河南鄭州西北,西漢以後漸淤為平地。

  [23]出過:出訪。 惡(wù):中傷。 安陵氏: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後代以邑為氏,故稱安陵氏。安陵,魏邑,在今河南鄢陵西北。

  [24]誅:滅。安陵逼近大梁,秦並安陵則大梁危。

  [25]葉(舊讀she)陽:秦邑,在今河南葉縣南。昆陽:秦邑,在今河南葉縣。舞陽:魏邑,在今河南舞陽西北。

  [26]隨:聽從。

  [27]以東臨許:向東進逼許地。許,國名,在今許昌東。

  [28]南國:指魏之南部。[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