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其母外婦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其母外婦也[3],曰曹氏。

原文

   其母外婦也[3],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為齊王,食七十城,諸民能齊言者皆予齊王[4]。

齊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齊王入朝。惠帝與齊王燕飲[5],亢禮如家人[6]。呂太后怒,且誅齊王[7]。齊王懼不得脫,乃用其內史勛計[8],獻城陽郡以為魯元公主湯沐邑[9]。呂太后喜,乃得辭就國。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子襄立,是為哀王。

哀王元年,孝惠帝崩,呂太后稱制[10],天下事皆決於高后。二年,高后立其兄子酈侯呂台為呂王,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11]。

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衛於漢[12],呂太后封為朱虛侯[13],以呂祿女妻之。後四年,封章弟興居為東牟侯[14],皆宿衛長安中。

哀王八年,高后割齊琅邪郡立營陵侯劉澤為琅邪王[15]。其明年,趙王友入朝,幽死於邸。三趙王皆廢[16]。高后立諸呂為三王[17],擅權用事。

段意

齊悼惠王系劉邦長子,因庶出而封為齊王,食七十餘城。惠帝時為免呂后加害,獻城陽郡乃得脫禍。其子哀王亦先後割讓濟南、琅邪,而免及於難。

注釋

  [1]齊:漢封國。初轄膠東、膠西、臨淄、濟南、濟北、城陽等郡凡七十城,都臨淄,即今山東淄博。

  [2]長庶男:古代正妻所生為嫡子,妾妃所生為庶子。劉肥是長子,卻是庶出,故稱。

  [3]外婦:情婦。

  [4]能齊言者:指講齊方言的區域。

  [5]燕:通「宴」。

  [6]亢禮:平等之禮。惠帝以兄弟之禮待齊王,故云「如家人」。

  [7]且:將。

  [8]內史:官名。漢初諸侯王亦置內史,掌民政。勛;齊內史名。

  [9]城陽: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莒縣。後為封國。魯元公主:劉邦長女,呂后所生,食邑在魯,諡號元,故稱。湯沐邑:原為諸侯來朝時天子在京畿內賜給的供住宿和齋戒沐浴的封邑,後來皇帝、皇后、公主收取賦稅的私邑也叫湯沐邑。

  [10]制:天子的命令。稱制:指代行天子職權。

  [11]濟南: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章丘西。後改為國。

  [12]宿衛:在宮禁中值宿警衛。

  [13]朱虛:漢縣名,故城在今山東臨朐東,相傳為堯子丹朱所游之墟。

  [14]東牟:漢縣名,故城在今山東牟平。

  [15]琅邪: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後改為國。

  [16]三趙王:指趙王劉如意、劉友、劉恢。

  [17]三王:即燕王呂通、梁王呂產、趙王呂祿。[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