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晁錯已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晁錯已死》

原文

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2],聞晁錯死,吳楚罷不[3]?」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4],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5]。」乃拜鄧公為城陽中尉[6]。

鄧公,成固人也[7],多奇計。建元中[8],上招賢良[9],公卿言鄧公。時鄧公免,起家為九卿[10]。一年,復謝病免歸。其子章以修黃老言顯於諸公間[11]。

段意

寫鄧公為將擊吳楚軍還,向景帝陳說吳王之反系蓄謀已久,誅錯只是其名,錯之謀畫乃為國遠慮,誅錯失策,並簡介了鄧公的生平。

注釋

  [1]謁者僕射:官名。謁者為接待賓客傳達通報之近侍,謁者之長官即謁者僕射。

  [2]道軍所來:從軍事前線歸來。道,由,從。

  [3]罷不(fou):罷兵沒有。不,同「否」。

  [4]噤口:閉口,緘口不言。

  [5]恨:悔恨。

  [6]城陽中尉:城陽,諸侯國名,漢初為城陽郡,漢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改為城陽國,以齊悼惠王(劉邦子劉肥)子朱虛侯劉章為王,領今山東沂水、莒縣地。中尉,漢諸侯國之武官名,負責維持治安。

  [7]成固:縣名,故址在今陝西城固縣西北。

  [8]建元中:建元年間。建元,漢武帝劉徹年號,自公元前140年至前135年。

  [9]上招賢良:漢武帝招賢良事在建元元年。賢良,有德行者。

  [10]起家:由居家舉用出仕。

  [11]黃老言:黃指黃帝,老指老子。道家以黃帝、老子為祖,故黃老言謂道家學說。[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