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遊俠列傳 郭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遊俠列傳 郭解》

原文

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4]。解為人短小精悍[5],不飲酒。少時陰賊[6],慨不快意[7],身所殺甚眾[8]。以軀借交報仇[9],藏命作奸剽攻不休[10],及鑄錢掘冢[11],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12],窘急常得脫,若遇赦[13]。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14],以德報怨[15],厚施而薄望[16]。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17],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眥如故云[18]。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19],與人飲,使之嚼[20]。非其任[21],強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22],人殺吾子,賊不得[23]。」棄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24]。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25]。」遂去其賊[26],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踞視之[27],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28],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29],是吾德不修也[30],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31]:「是人[32],吾所急也[33],至踐更時脫之[34]。」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35]。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36],終不聽。客乃見郭解。解夜見仇家,仇家曲聽解[37]。解乃謂仇家曰:「吾聞洛陽諸公在此間[38],多不聽者。今子幸而聽解,解奈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陽豪居其間,乃聽之[39]。」

解執恭敬[40],不敢乘車入其縣廷[41]。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42],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43],然後乃敢嘗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44],爭為用[45]。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46]。

及徙豪富茂陵也[47],解家貧,不中訾[48],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49]」。上曰[50]:「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51],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諸公送者出千餘萬[52]。軹人楊季主子為縣掾[53],舉徙解[54]。解兄子斷楊掾頭。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55],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聲,爭交歡解。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56]。已又殺楊季主。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闕下[57]。上聞,乃下吏捕解[58]。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陽[59],身至臨晉[60]。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61],解冒[62],因求出關。籍少公已出解,解轉入太原,所過輒告主人家[63]。吏逐之,跡至籍少公。少公自殺,口絕。久之,乃得解。窮治所犯,為解所殺,皆在赦前[64]。軹有儒生侍使者坐[65],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66],莫知為誰。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67]:「解布衣為任俠行權[68],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69]。」遂族郭解翁伯。

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70]。然關中長安樊仲子[71],槐里趙王孫[72],長陵高公子[73],西河郭公仲[74],太原鹵公孺,臨淮兒長卿[75],東陽田君孺[76],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77]。至若北道姚氏[78],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趙調之徒[79],此盜跖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此乃鄉者朱家之羞也[80]。

段意

本段主要記載遊俠郭解的事跡,是所有遊俠中寫得最詳細生動的一個。開始先介紹郭解的形貌和少時好殺的個性,年長後改惡向善,以德報怨,厚施薄望,具有可貴品德。然後具體寫郭解罪其姊子、不責箕踞者、為洛陽仇家解紛而逃名、執恭敬出入縣廷郡國、徙家與楊氏結怨、受牽連出逃被殺等事跡,細節描寫十分生動,表現了郭解寬以待人、嚴以責己、謙遜退讓、恭敬有禮的優良品行,深得世人的愛戴。最後,在記述郭解以後的其他遊俠時,又特別提到遊俠與橫行鄉里的盜賊的本質區別,以表示對遊俠的尊重。

注釋

  [1]解:音xie。

  [2]軹(zhi):漢置縣名,地在今河南濟源東南軹城鎮。

  [3]相(xiang)人:看相的人。指下文許負,郭解的外祖父。

  [4]孝文:漢文帝劉恆。

  [5]短小精悍:身材矮小,精明勇健。

  [6]陰賊:內心狠毒。

  [7]慨不快意:意即稍有不快,或略一動氣。慨,憤慨不平。

  [8]身:親自。

  [9]以軀借交:以軀,即用自己的身軀。借,通「藉」,幫助。交,朋友。

  [10]藏命:隱藏亡命之徒。作奸:犯法。剽攻:搶劫,掠奪。

  [11]鑄錢:私鑄銅錢。掘冢:偷墳盜墓。

  [12]幸:助。

  [13]若:及。

  [14]折節為儉:轉變操行,抑制自己。儉,抑制,約束。

  [15]以德報怨:以恩德來報答那些對自己不滿的人。

  [16]厚施句:多施恩惠於人,少望別人報答自己。

  [17]振:救。

  [18]睚眥(ya zi):瞪着眼睛看人的樣子。此表示憤怒。

  [19]負:依靠,仗恃。

  [20]嚼:同「酹」(jiao),喝乾杯中的酒。

  [21]非其任:不是那人喝得了的。

  [22]義:此指講義氣。

  [23]賊不得:兇手捉不到。

  [24]微知:暗中偵察到。

  [25]不直:猶言不對。

  [26]去:此指放走。

  [27]箕踞:展開兩足而坐,形像箕,是一種傲慢不恭的態度。

  [28]客:指郭解的門客。

  [29]邑屋:村舍。

  [30]不修:不周到。

  [31]尉史:縣尉手下的小吏,專管服徭役事務。

  [32]是:此。

  [33]急:親。

  [34]至踐更時脫之:輪到那人服徭役的月份可以免了他。踐更(geng),漢代役法名目之一,按期輪番服役。

  [35]肉袒:即負荊請罪。解衣露膊,背着荊杖,表示服罪領責之意。

  [36]居間:從中調停。

  [37]曲聽解:勉強聽從我郭解(的勸解)。

  [38]間:即居間。

  [39]「且無用」至「乃聽之」:是郭解囑咐仇家的話。

  [40]執:謹守,堅持。

  [41]縣廷:即縣衙門。

  [42]出:出脫,辦了。

  [43]厭:滿意。

  [44]嚴重:非常敬重。

  [45]為用:為之效力。

  [46]請得句:意思是願為郭解分其負擔,接郭解隱藏的亡命者到別處去供養之。

  [47]茂陵:漢武帝墳墓,在今陝西興平東北。元朔二年(前127),遷郡國富豪於茂陵,郭解遷徙當在此時。

  [48]不中訾:不合資產標準。當時家產三百萬才中訾。訾,同「貲」。

  [49]衛將軍:即衛青,以討匈奴有軍功封大將軍。

  [50]上:指皇上。

  [51]權:力量。

  [52]諸公句:同郭解有交往的人出錢給郭解送行,共出了一千多萬錢。

  [53]楊季主子:楊季主的兒子。縣掾(yuan):縣廷的助理官。

  [54]舉徙解:提名遷徙郭解。據上文意思,郭家原是不願遷徙的,因楊掾提名,便找衛青說情,而皇上不允,遂不得不遷,故而郭家怨恨楊掾。

  [55]關:指函谷關。

  [56]騎(ji):坐騎。

  [57]闕下:猶言京中。

  [58]下吏:下詔令於主管該事的官吏。

  [59]夏陽:漢縣名,縣治在今陝西韓城西南。

  [60]臨晉:漢縣名,在今陝西大荔東。

  [61]籍少公:人名,姓籍,名少公。

  [62]冒:冒昧求見。

  [63]告:事先告之。

  [64]窮治以下三句:徹底追查郭解所犯的案,凡是郭解所殺的人,都在大赦以前。依照漢代的法律,在大赦以前所犯的罪是可以被赦免的。

  [65]使者:指京中派來調查郭解案件的專使。

  [66]絕:絕跡不見。

  [67]御史大夫:朝廷主管監察彈劾的最高長官。公孫弘:《史記》有傳,他研讀《春秋》,在漢武帝尊儒活動中頗受重用。

  [68]行權:猶言作威作福。

  [69]當大逆無道:判決郭解犯的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70]敖:傲。數:稱道。

  [71]長安:漢京城,在今西安市西北。

  [72]槐里:漢縣名,縣治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73]長陵:漢縣名,劉邦墳墓所在地,縣治在今陝西涇陽東南。

  [74]西河:漢郡名,郡治平定(在今內蒙古準噶爾旗西南)。

  [75]臨淮:漢郡名,郡治徐縣(在今江蘇省泗洪南)。皃:古「倪」字,姓。

  [76]東陽:漢縣名,縣治在今安徽天長西北。

  [77]逡逡(qun qun):謙虛退讓貌。

  [78]北道:與下文西道、南道、東道,皆泛指東西南北各方。

  [79]南陽:漢郡名,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

  [80]鄉者:猶昔者,以前。鄉 ,同「向」。[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