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曹相國世家以與淮陰侯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1]。
原文
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1]。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2],唯獨參擅其名[3]。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4]。然百姓離秦之酷後[5],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段意
寫司馬遷對曹參的評價。
注釋
[1]以與淮陰侯俱:是因為和韓信共同作戰。意謂沾了韓信的光。
[2]成功:成就功名,指論功行封。
[3]擅:獨占。指曹參戰功第一。
[4]合道:符合道家的主張。道,即蓋公所言治道。
[5]離秦之酷:遭秦朝的酷虐政策。離,通「罹」,遭受。[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