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日者列傳之臣為郎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日者列傳之臣為郎時》

原文

臣為郎時[2],游觀長安中[3],見卜筮之賢大夫[4],觀其起居行步[5],坐起自動[6],誓正其衣冠而當鄉人也[7],有君子之風。見性好解婦來卜[8],對之顏色嚴振[9],未嘗見齒而笑也[10]。從古以來,賢者避世[11],有居止舞澤者[12],有居民間閉口不言,有隱居卜筮間以全身者[13]。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14],遊學長安,通《易經》[15],術黃帝[16]、老子,博聞遠見。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數之能[17]。及卜筮立名聲千里者,各往往而在[18]。傳曰[19]:「富為上,貴次之;既貴,各各學一伎能立其身[20]。」黃直,大夫也;陳君夫,婦人也:以相馬立名天下。齊張仲[21]、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劍,立名天下。留長孺以相彘立名[22]。滎陽褚氏以相牛立名[23]。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絕人之風[24],何可勝言。故曰:「非其地,樹之不生[25];非其意,教之不成。」夫家之教子孫,當視其所以好[26],好含苟生活之道[27],因而成之。故曰:「制宅命子[28],足以觀士[29];子有處所[30],可謂賢人。」

臣為郎時,與太卜待詔為郎者同署[31],言曰[32]:「孝武帝時[33],聚會占家問之[34],某日可取婦乎[35]? 五行家曰可[36],堪輿家曰不可[37],建除家曰不吉[38],叢辰家曰大凶[39],歷家曰小凶[40],天人家曰小吉[41],太 一家曰大吉[42]。辯訟不決[43],以狀聞[44]。制曰[45]:『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46]。』」人取於五行者也[47]。

段意

褚少孫對從事卜筮之業者的補充敘述。凡三層:一、長安從事卜筮之業的賢士大夫以及司馬季主的為人為學。二、其餘各地以相術出名的人。三、漢武帝聚集占卜的各類專家卜問生活之事。

注釋

  [1]褚先生:即褚少孫。西漢史學家,潁川(今河南禹縣)人。元帝、成帝時博士。一說宣帝時博士。居沛。為《史記》作補。明人輯有《褚先生集》。

  [2]臣:秦漢以前人在一般人面前表示謙卑亦可自稱為臣。郎:古時皇帝侍從官的通稱。西漢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員額不定,多至千人,均隸屬於郎中令(光祿勛)。常守門戶、出充車騎等事。

  [3]長安中:長安市上,長安城裡。

  [4]大夫:古代官職,位卿之下、士之上。秦漢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這裡借用為對卜筮者的尊稱。

  [5]起居:日常生活,平常日子。

  [6]自動:自己主動。這裡指自然得體。

  [7]本句意為雖是鄉野之人,卜筮者也總是端正衣冠以待之。誓,一定。

  [8]性好解(xie)婦:蓋指性情隨和風流浪漫的婦人。解,通「懈」,懈弛。

  [9]嚴振:嚴肅。

  [10]見(xian)齒:露出牙齒。見,通「現」,顯現。

  [11]避世:避開現實世界。狹義指躲避官職。猶言遁世。

  [12]舞澤:荒蕪的大野廣澤。舞,通「蕪」。

  [13]全身:指保全性命。

  [14]賢大夫:賢能的大夫。對司馬季主的尊美之稱。

  [15]《易經》:即《周易》,又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為周人所作(一說有周密、周流、周遍之義),故名。內容包括「經」、「傳」兩部分。故《易經》又用以專指與傳相對而言的經文部分。參見前文「八卦」、「爻」條注。

  [16]術:《史記會注考證》:「術,讀為述。」陳述,闡述。黃帝:傳說中居住在黃河中上游的姬姓部落的始祖,號軒轅氏,為華夏族的祖先。相傳衣服、舟車、弓矢等皆由他發明。戰國、漢初的黃老學派(道家學派)以黃帝同老子相配,並同尊為道家的創始人。道家宣揚黃帝「清靜無為」、「垂拱而治」。

  [17]固:固然,原本。小數:小術。數,技藝,方術,指占卜、下棋之類。

  [18]往往:處處;常常。在:有。

  [19]傳(zhuan):可能指作者當時得見的古書。

  [20]各各:各自。伎:通「技」,技藝,技能。

  [21]齊:泛指齊地(今山東一帶)。

  [22]留長孺:人名。彘(zhi):豬。

  [23]滎陽:縣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

  [24]絕人:超過常人。

  [25]樹:種植。

  [26]所以好:猶何所好。好,喜愛,愛好。

  [27]好含苟生活之道:意思是好惡如果合於生活之道。好,喜好。含,南宋本、凌本作「舍」,舍為廢棄之意,可引申為厭惡。苟,如果。

  [28]制宅命子:建造什麼樣的住宅和叫兒子幹什麼職業。

  [29]足以觀士:足以看出士大夫的為人志趣。觀,觀察。

  [30]處所:處世之所,安身立命之處。可理解為職業。

  [31]待詔:待皇帝之命以言事之意。宋以後,待詔、待制才成為固定官名。署:衙署,衙門,官吏辦公之所。

  [32]言曰:說。指太卜待詔為郎者對作者說。

  [33]孝武帝:即漢武帝。

  [34]占家:會占卜的專家。

  [35]取:通「娶」,娶妻。婦:妻子;兒媳。

  [36]五行家:即陰陽家(又稱陰陽生)。以「擇日」、「星相」、「風水」、「占卜」等迷信活動為業的人。本為戰國時提倡陰陽五行說的一個學派。陰陽說和五行說本來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但有些陰陽五行家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受木、火、土、金、水五種勢力的支配,提出「五德終始」、「五德轉移」的學說。至其末流,遂為陰陽生。

  [37]堪輿家:以相宅地、墓地之風水為業的迷信職業者。錢大聽認為古時堪輿家應是後世的「選擇家」,亦能擇日、占卜。許慎釋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堪輿合為天地之總名。

  [38]建除家:術數家之一種。它以建除十二辰定日之吉凶。《淮南子·天文訓》:「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太歲;丑為閉,主太陰。」

  [39]叢辰家:《漢書·藝文志》五行類有《鐘律叢辰日苑》二十三卷。以分辨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隨屬為善神或惡煞的日者,他們以歲德、福德、天喜等為吉辰,白虎、歲破、小耗等為凶神。他們為選擇家之一種。

  [40]歷家:研究天時曆法與人事吉凶禍福之術數家。

  [41]天人家:不見於《漢書·藝文志》。《藝文志》五行類有《天一》六卷,故「天人」可能當作「天一」。與下文所說的太一家同屬五行類而不同於狹義上的五行家。一說天人家為研究天人關係之術數家。

  [42]太一家:《藝文志》有《泰一》二十九卷。一說為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等變化之術數家。

  [43]辯訟:辯論爭議。訟,爭論,爭辯。

  [44]以狀聞:將有關情況奏聞皇帝。狀,情形。聞,奏聞,報告上級,使上級聽到。

  [45]制:皇帝的命令。

  [46]這兩句的意思是決定是否有各種死、凶之忌可避,應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主。

  [47]這句是說人們是尊重和採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取,採用,選取。[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