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安陵阪里公乘項處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安陵阪里公乘項處病》

原文

「牡疝[2]。」牡疝在鬲下[3],上連肺。病得之內。臣意謂之:「慎毋為勞力事,為勞力事則必嘔血死。」處後蹴踘[4],要蹶寒[5],汗出多,即嘔血。臣意複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6]。」即死。病得之內。所以知項處病者,切其脈得番陽[7]。番陽人虛里,處旦日死。一番一絡者[8],牡疝也。

臣意曰:他所診期決死生及所治已病眾多[9],久頗忘之,不能盡識[10],不敢以對[11]。

段意

記病案之二十五:安陵阪里項處患病,倉公診斷為牡疝,病因在於房事方面,勸其勿作費勞力之事,費勞力必吐血而死。後來項處踢球吐血,倉公再診斷認為明日即死。項處果然死了。病案記錄了牡疝的發病部位、症狀、脈象、預後。

倉公還說,其他診斷、決死生、治癒的病很多,時間久了,忘了許多,不敢對答。

注釋

  [1]安陵:縣名,故城在今陝西咸陽市東。阪(ban)里:里巷名稱。公乘:爵位。項處:人名。

  [2]牡疝:病名,即心疝,心為牡髒,故病名牡疝。牡屬陽,又稱陽疝。

  [3]鬲:通「膈」,橫膈膜。

  [4]蹴(cu) 踘(ju):踢球遊戲。蹴,踢。踘,也作「鞠」,球。

  [5]要(yao)蹶寒:腰部扭傷受寒。蹶,跌倒,引申指挫敗,此可能指扭傷。

  [6]旦日日夕:明日近黃昏時。

  [7]番陽:番陽脈,脈病名稱。番,同「翻」,言陽脈翻入虛里。

  [8]一番一絡:指一方面切到了番陽脈,一方面診斷出上連於肺。絡,連。

  [9]他:其他。所診:所診斷。期決死生:決斷生死、死期。治已:治癒。

  [10]不能盡識(zhi):不能完全記得。識,記。

  [11]不敢以對:不敢用來回答(皇上對我行醫情況的詢問)。[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