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顏色憔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顏色憔悴》

原文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2]。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3]?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4]?」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5],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6]!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7],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8]!」

乃作《懷沙》之賦。其辭曰:

陶陶孟夏兮[9],草木莽莽[10]。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11]。眴兮窈窈,孔靜幽墨[12]。冤結紆軫兮,離愍之長鞠[13];撫情效志兮,俯詘以自抑[14]。

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15];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16]。章畫職墨兮,前度未改[17];內直質重兮,大人所盛[18]。巧匠不斫兮,孰察其揆正[19]?玄文幽處兮,朦謂之不章[20];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21]。變白而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22],雞雉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23]。夫黨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24]。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25];懷瑾握瑜兮,窮不得余所示[26]。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誹駿疑桀兮,固庸態也[27]。文質疏內兮[28],眾不知吾之異采;材朴委積兮[29],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牾兮,孰知余之從容[30]!古固有不並兮,豈知其故也?湯禹久遠兮,邈不可慕也。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31];離湣而不遷兮,願志之有象[32]。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33];含憂虞哀兮,限之以大故[34]。

亂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修路幽拂兮,道遠忽兮[35]。曾唫恆悲兮[36],永嘆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喟兮[37]。懷情抱質兮,獨無匹兮。伯樂既歿兮,驥將焉程兮[38]?人生稟命兮,各有所錯兮[39]。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40]。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謂兮[41]。知死不可讓兮,願勿愛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將以為類兮[42]。

於是懷石遂自(投)〔沉〕汨羅以死。

段意

屈原放逐江濱,向漁父表達不願在隨波逐流中蒙受污濁,甘願沉江以保持志節,並作《懷沙》一詩明志,終於自沉汨羅江而死。

注釋

  [1]被發:披散着頭髮。被,通「披」。

  [2]不凝滯於物:此指不拘守、執着於某種原則、操守。與世推移:即隨波逐流、和光同塵之意。

  [3]��糟:飲食未清帶滓的酒。啜醨(chuo):飲薄酒。

  [4]懷瑾握瑜:喻指懷抱、操守清潔美好。瑾、瑜,均指美玉。

  [5]沐:洗髮。彈冠:彈去冠帽上的灰塵。振衣:振去衣服上的灰垢。

  [6]察察:清潔貌。汶汶(men):昏暗,此指垢塵、污濁。

  [7]常流:長流,此指屈原放逐之地的湘江。

  [8]溫蠖(huo):屈身從俗、昏聵不明,此處指塵垢。

  [9]陶陶:陽氣盛郁,和暖。

  [10]莽莽:草木盛茂貌。

  [11]永哀:長久的哀憂。汩(yu)徂:疾速前往。南土:指長沙汨羅一帶,在楚國南方。按:屈原放逐中曾又被逼遠去湘西漵浦一帶,此時從那裡轉道洞庭湖前往長沙。

  [12]眴(shun):目光轉動,看。窈窈:深遠而無所見貌。孔:很。墨:無聲。

  [13]紆軫(zhen):委曲痛苦。離愍(min):遭逢憂患。鞠:困窮。

  [14]撫情效志:循撫考核自己的情志,猶言內省於己。俯詘(qu):冤屈。自抑:強自按捺。

  [15]刓(wan)方為圜(圓):把方的削成圓的。常度:正常的法則。替:廢。

  [16]易初本由:改變初志、常道。本,常。由,道。或以「本」為「卞」,通「變」,「本由」即改變常道。鄙:輕視。

  [17]章畫職墨:明記直道而不曲彎。章,明。職,記。畫、墨,指木匠取直之「繩墨」。前度:前人的法度。

  [18]內直質重:內在質性正直而淳厚。大人:君子。盛:讚美。

  [19]揆(kui)正:度量得正直。

  [20]玄文幽處:黑色花紋處在幽暗的地方。矇(meng):有瞳仁而看不見的盲人。不章:無文彩。

  [21]離婁:亦作「離朱」,傳說中黃帝時代目力明銳者,能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睇(di):微視。瞽(gu):盲人。

  [22]笯(nu):楚地方言,竹籠。

  [23]同糅:混合、雜揉在一起。概:量米粟時刮平斗斛用的橫木。一概相量,意謂同等評價。

  [24]臧:善。一說同「藏」,指胸中懷抱。

  [25]載盛:負載多。陷滯:陷輪停止。不濟:此指車不能前行。

  [26]示:給人看。

  [27]誹駿疑桀:誹謗、懷疑俊傑之士。庸態:庸人的態度。

  [28]文質疏內:即文疏質內之意,生性質樸(質內)而不善於表現自己(文疏)。

  [29]材朴:木材。委積:遺棄堆積在地。

  [30]重華:帝舜之名。牾(wu):逢。從容:指胸懷道義、安舒自得。

  [31]違:通「愇」,怨恨。懲違改忿,即克制忿恨之意。抑心:按抑心頭的不平。

  [32]湣(min):通「閔」,憂患。象:榜樣。

  [33]北次:向北休止。詩人向南方去,但內心依戀在北方的郢都。昧昧(mei):昏暗貌。

  [34]虞哀:沉浸在悲哀中。大故:死亡。

  [35]幽拂:幽蔽。忽:荒忽、遼遠。

  [36]曾唫(zeng yin):多次吟嘆。

  [37]謂:說。

  [38]歿:死。程:評量。

  [39]錯:通「措」,安排。

  [40]曾傷:多傷。爰哀:哀傷不止。永嘆喟:長嘆息。

  [41]溷:混亂污濁。心不可謂:別人之心思與己不同,沒有什麼可對他們說的。

  [42]類:引為同類。或以「類」為「效法」之意。[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