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名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名誼》

原文

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1],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2],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3]。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4],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段意

介紹賈誼年少才異,被薦為博士後,一年中即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

注釋

  [1]吳廷尉為河南守:此指一位姓吳的賢者,在未提拔為廷尉前,曾任河南郡郡守。廷尉:官名,九卿之一,掌刑獄。

  [2]李斯:先事秦王嬴政,任客卿;秦統一天下後位至丞相,後被趙高誣為謀反,腰斬咸陽市中。

  [3]指賈誼答對詔議,說出了人人所想說的意見。

  [4]超遷:破格提拔。[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