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及渡湘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及渡湘水》

原文

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其辭曰:

共承嘉惠兮,俟罪長沙[2]。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隕厥身[3]。嗚呼哀哉,逢時不祥! 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4]。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5];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6]。世謂伯夷貪兮,謂盜跖廉[7];莫邪為頓兮,鉛刀為銛[8]。於嗟嚜嚜兮,生之無故[9]! 斡棄周鼎兮寶康瓠[10],騰駕罷牛兮驂蹇驢[11],驥垂兩耳兮服鹽車[12]。章甫薦屨兮,漸不可久[13];嗟苦先生兮,獨離此咎!

訊曰[14]:已矣,國其莫我知,獨堙郁兮其誰語[15]?鳳漂漂其高兮,夫固自縮而遠去[16]。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17]。彌融爚以隱處兮,夫豈從與蛭螾[18]?所貴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羈兮,豈雲異夫犬羊[19]! 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20]! 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懷此都也[21]? 鳳皇翔於千仞之上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微)〔征〕兮,搖增翮逝而去之[22]。彼尋常之污瀆兮[23],豈能容吞舟之魚!橫江湖之鱣兮,固將制於蟻螻[24]。

段意

賈誼赴長沙,渡湘江,作《吊屈原賦》,感慨屈原的逢時不祥、遭讒沉江,抨擊迫害賢良的昏亂世道,也寄寓了自身遭受貶斥的憤惋和不平。

注釋

  [1]適:通「謫」,責罰、貶職。

  [2]共:恭敬。嘉惠:恩惠,此指文帝任命賈誼為長沙王太傅的詔命。俟罪:待罪,謙詞,指做官。

  [3]罔極:無道。殞(yun):歿,死。

  [4]伏竄:隱伏、流竄。鴟(chi):貓頭鷹。梟(xiao):似鴟的兇猛之鳥。

  [5]闒茸(ta rong):小戶為闒,小草為茸。此喻無才無德小人。

  [6]逆曳:逆拖倒懸。方正:公正端直之人。植:豎、置。

  [7]伯夷:孤竹君之長子,義不食周粟,與其弟叔齊餓死首陽山中,被推為廉潔守節之士。盜跖(zhi):春秋魯人,著名大盜。

  [8]莫邪:古代著名寶劍。頓:同「鈍」。鉛刀:鉛制刀,無刃。銛(xian):銳利。

  [9]於嗟:感嘆詞。嚜嚜:同「默默」,不自得意。生:先生之簡稱,指屈原。故:通「辜」,罪過。

  [10]斡(wo)棄:丟棄。周鼎:周朝的傳國寶鼎。康瓠:破瓦壺。康,空。瓠,通「壺」。

  [11]罷(pi)牛:疲憊之牛。驂:駕車的邊馬。蹇驢:跛足驢。

  [12]驥:千里馬。服:駕。此句喻賢者如千里馬卻被棄置,而用作駕鹽車的微賤勞苦之役。

  [13]章甫:禮冠。薦:墊。屨(ju):鞋。漸:浸漬、污蝕。

  [14]訊曰:告訴。此為楚辭尾聲常用體式,相當於《離騷》的「亂曰」。

  [15]堙郁:堵塞、鬱積,心情煩悶。

  [16]漂漂:同「飄飄」。高(shi):高逝。,通「逝」。 自縮:即自引,自舉。

  [17]襲:效法,重複。沕(wu):深潛貌。自珍:珍惜自身。

  [18]彌融爚(yue):遠避明光。彌,遠。融,明。爚,光也。:即「蟻」,一作「蝦」,蛤蟆。蛭(zhi):螞蟥。螾:同「蚓」,蚯蚓。

  [19]系羈:用馬絡頭、馬韁繩套栓住。

  [20]般:盤桓、滯留。紛紛:雜亂嘈雜。離:遭。尤:罪、災禍。辜:故,過錯。

  [21]瞝(chi):遍看、環視。相:輔助。此都:楚郢都。

  [22]細德:卑劣無德。險征:險厄的徵兆。增翮:羽翼。增,通「䎖」,羽也。

  [23]尋:八尺。常:十六尺。尋常,喻平常、細小。污:死水。瀆(du):水溝一類。

  [24]鱣(zhan):大魚。鱏(xun):鱘魚。一作「鯨」,鯨魚。制於:被擺布。螻:螻蛄。[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