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為氣任俠[1],有名於楚。

原文

   為氣任俠[1],有名於楚。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2],敢有舍匿[3],罪及三族[4]。季布匿濮陽周氏[5]。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6],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剄[7]。」季布許之。乃髡鉗季布[8],衣褐衣,置廣柳車中[9],並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朱家乃乘軺車之洛陽[10],見汝陰侯滕公[11]。滕公留朱家飲數日,因謂滕公曰[12]:「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數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視季布何如人也?」曰:「賢者也。」朱家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13]。項氏臣可盡誅耶?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14]!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15],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16]。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待間[17],果言如朱家指[18]。上乃赦季布。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19],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20],上拜為郎中[21]。

段意

季布遭劉邦懸賞緝捕,接受濮陽周氏建議,摧剛為柔,剃髮箝頸,隱匿為奴。後經朱家通過夏侯嬰進言,獲赦任郎中。

注釋

  [1]為氣任俠:好逞意氣,以濟困扶弱,仗義行俠自任。

  [2]購求:懸賞徵求。

  [3]舍匿:窩藏。

  [4]三族:父母、兄弟、妻子。此外尚有父族、母族、妻族等多種說法。

  [5]濮陽:邑名,在今河南濮陽西南。

  [6]跡:追查蹤跡。

  [7]即:假如,自剄(jing):割頸自殺。

  [8]髡(kun)鉗:剃去頭髮,用鐵箝套住脖子。意謂將季布扮作刑徙。

  [9]廣柳車:當時運載貨物的大牛車,一說為載棺材的喪車。

  [10]軺(yao)車:一匹馬駕的輕便快速車。

  [11]滕公:即夏侯嬰。汝陰:縣名,今安徽阜陽。

  [12]因:乘機。

  [13]職:職分;分內的事。

  [14]之:此;這樣。不廣:心胸狹窄。全句說,怎麼向天下人顯示這樣心胸狹窄呢!

  [15]忌:忌恨。資:幫助。

  [16]荊:楚國的別稱。全句說,這就是伍子胥掘墓鞭打楚平王屍首的原由。詳《伍子胥列傳》。

  [17]待間:等待機會。

  [18]指:同「旨」,意旨。

  [19]多:稱讚。摧剛為柔:為適應情勢,克制自己,變剛強為柔順。

  [20]謝:認錯;請罪。

  [21]郎中:官名,郎中令屬官,分為車郎、戶郎、騎郎三類,分別管理宮廷車、騎、門戶。[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