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吳王濞列傳三王之圍齊臨菑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吳王濞列傳三王之圍齊臨菑也》

原文

漢兵至,膠西、膠東、菑川王各引兵歸[3]。膠西王乃袒跣[4],席稿[5],飲水[6],謝太后[7]。王太子德曰:「漢兵遠,臣觀之已罷[8],可襲,願收大王餘兵擊之[9],擊之不勝,乃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壞[10],不可發用[11]。」弗聽[12]。漢將弓高侯頹當遺王書曰[13]:「奉詔誅不義,降者赦其罪[14],復故[15];不降者滅之。王何處[16],須以從事[17]。」王肉袒叩頭漢軍壁[18],謁曰[19]:「臣卬奉法不謹[20],驚駭百姓[21],乃苦將軍遠道至於窮國[22],敢請菹醢之罪[23]。」弓高侯執金鼓見之[24],曰:「王苦軍事[25],願聞王發兵狀[26]。」王頓首膝行對曰[27]:「今者,晁錯天子用事臣[28],變更高皇帝法令,侵奪諸侯地。卬等以為不義,恐其敗亂天下[29],七國發兵,且以誅錯[30]。今聞錯已誅,卬等謹以罷兵歸[31]。」將軍曰:「王苟以錯不善[32],何不以聞?及未有詔、虎符[33],擅發兵擊義國[34]。以此觀之,意非欲誅錯也[35]。」乃出詔書為王讀之。讀之訖[36],曰:「王其自圖[37]。」王曰:「如卬等死有餘罪[38]。」遂自殺。太后、太子皆死。膠東、菑川、濟南王皆死,國除[39],納於漢[40]。酈將軍圍趙十月而下之[41],趙王自殺。濟北王以劫故[42],得不誅[43],徙王菑川[44]。

段意

本段記以膠西王劉印為首的齊地四國王滅亡的情況。膠西、膠東、菑川三王三月不能攻下臨菑,漢軍至,他們便撤回封國。漢將韓頹當奉命討伐、宣詔,膠西王雖至漢軍營叩頭陳述,仍不被寬容而自殺。膠東、菑川、濟南三王也死了,趙王自殺了。他們的封國被廢除,領地被朝廷收回。濟北王因被劫持未參與叛亂,遷到菑川作國王。

注釋

  [1]三王:前文說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四王共攻圍臨菑,此言三王,即膠西、膠東、菑川王,可能濟南王已撤離。

  [2]下:攻下。

  [3]引:帶領。

  [4]袒(tan):脫去上衣。跣(xian):脫去鞋子。

  [5]席稿:以稿為席,即坐臥稿上。自比於罪人,這是古人表示請罪的一種方式。稿,用禾杆編成的席。

  [6]飲水:喝水,不喝酒等飲料。

  [7]謝太后:向太后道歉,賠不是。謝,道歉。

  [8]罷(pi):通「疲」,疲乏。

  [9]餘兵:殘餘部隊。

  [10]壞:潰散。

  [11]發:徵調,派遣。

  [12]弗聽:不聽從。

  [13]弓高侯:韓信之子韓頹當,因生於凶奴頹當城,故取名頹當。文帝十四年(前166年)與其侄韓嬰率眾降漢,十六年封弓高侯。平吳楚七國之亂因寫信勸降膠西王劉印,功冠諸侯。遺(wei):給。書:信。

  [14]赦(she):赦免。

  [15]復故:恢復原有的官爵。

  [16]何處:怎麼決定。處,決定。

  [17]須:等待。指等待答覆。從事:行事。

  [18]肉袒:解衣露體。表示請罪。

  [19]謁(ye):進見。

  [20]奉:遵照,遵守。謹:謹慎,小心。

  [21]驚駭百姓:指興兵作亂驚擾了百姓。

  [22]苦:勞頓。窮國:偏僻之國。

  [23]菹(zu)醢(hai):將人剁成肉醬的酷刑。

  [24]金鼓:戰鬥中指揮軍隊的信號工具。一般是鼓聲表示前進,金聲表示退卻。金,指金屬製造的鑼等敲擊樂器。

  [25]苦:苦於。

  [26]狀:情狀,情形。

  [27]頓首:叩頭。膝行:膝蓋着地,跪着前進。對:回答。

  [28]用事:當權。

  [29]敗亂:敗壞、擾亂。

  [30]且:只,只是。以:為。誅:殺。

  [31]謹:恭敬。罷兵:停止軍事行動。

  [32]苟:如果。以:認為。

  [33]虎符:皇帝授予軍權或調遣軍隊的憑證。用銅製成虎形,分為兩半,右半由朝廷保存,左半交受權的臣子。

  [34]義國:堅持正義之國。指未參與叛亂的齊國。

  [35]意:用意。

  [36]訖(qi):完畢。

  [37]圖:謀劃,考慮。

  [38]如印等:像我劉印這樣的人。如,像。等,一樣。

  [39]國除:封國被廢除。

  [40]納於漢:(封地)交給漢朝廷。

  [41]酈將軍:酈寄,西漢諸侯。

  [42]劫:被劫持。故:緣故。

  [43]得不誅:得以不受懲罰。

  [44]徙王菑川:遷徙到菑川作王。[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