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冠軍侯去病既侯三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冠軍侯去病既侯三歲》

原文

天子曰:「驃騎將軍率戎士逾烏盭[3],討遬濮[4],涉狐奴[5],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懾慴者弗取[6],冀獲單于子[7]。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里[8],合短兵,殺折蘭王[9],斬盧胡王[10],誅全甲[11],執渾邪王子及相國[12]、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天金人[13]。益封去病二千戶。」

其夏,驃騎將軍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14],異道[15];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皆擊匈奴。郎中令將四千騎先至,博望侯將萬騎在後至。匈奴左賢王將數萬騎圍郎中令,郎中令與戰二日,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16],當斬,贖為庶人。而驃騎將軍出北地,已遂深入,與合騎侯失道,不相得,驃騎將軍逾居延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天子曰:「驃騎將軍逾居延,遂過小月氏,攻祁連山,得酋塗王[17],以眾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師大率減什三[18],益封去病五千戶。賜校尉從至小月氏爵左庶長[19]。鷹擊司馬破奴再從驃騎將軍斬遫濮王,捕稽且王,千騎將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虜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虜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戶封破奴為從驃侯。校尉句王高不識,從驃騎將軍捕呼於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虜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戶封不識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為煇渠侯。」合騎侯敖坐行留不與驃騎會,當斬,贖為庶人。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20],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然而諸宿將常坐留落不遇[21]。由此驃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22]。

其秋,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數為漢所破,亡數萬人,以驃騎之兵也[23]。單于怒,欲召誅渾邪王。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邊[24]。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25]。天子聞之,於是恐其以詐降而襲邊,乃令驃騎將軍將兵往迎之。驃騎既渡河,與渾邪王眾相望。渾邪王裨將見漢軍而多欲不降者,頗遁去。驃騎乃馳入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獨遣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26],盡將其眾渡河,降者數萬,號稱十萬。既至長安,天子所以賞賜者數十巨萬。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封其裨王呼毒尼為下摩侯,鷹庇為煇渠侯,禽梨為河綦侯,大當戶銅離為常樂侯。於是天子嘉驃騎之功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咸相奔[27],率以軍糧接食,並將控弦萬有餘人,誅駻,獲首虜八千餘級,降異國之王三十二人,戰士不離傷[28],十萬之眾咸懷集服[29],仍與之勞[30],爰及河塞[31],庶幾無患[32],幸既永綏矣[33]。以千七百戶益封驃騎將軍。」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寬天下之徭。

居頃之[34],乃分徙降者邊五郡故塞外[35],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其明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殺略漢千餘人。

段意

寫霍去病開闢河西的功績。

注釋

  [1]既:已經。侯:封侯。

  [2]驃(piao)騎將軍:品秩同大將軍,與三公同位。

  [3]烏盭:山名。在今甘肅蘭州東北。盭:通「戾」。

  [4]遫濮:匈奴部落名。遫,通「速」。

  [5]狐奴:河名,即今莊浪河。在今甘肅蘭州市西。

  [6]懾慴(shezhe):恐懼,畏服。弗取:不掠取。

  [7]冀:希望。

  [8]焉支山:山名。在今甘肅永昌縣西、山丹縣東南。

  [9]折蘭:國名。

  [10]盧胡:國名。一說「折蘭」、「盧胡」為匈奴中種姓部族名。

  [11]誅全甲:一說:掃蕩了披甲的敵人。一說「全甲」是國名。

  [12]渾邪(ye)王:匈奴西部地區重要首領之一。

  [13]休屠:休屠王。匈奴西部地區重要首領之一。金人:一說是祭天時用的偶像。一說是佛像。

  [14]北地:郡名。地在今甘肅東北角、寧夏東部。

  [15]異道:兵分兩路。

  [16]坐:由於,特指犯罪原因。行留:行動遲緩,逗留延誤軍機。

  [17]酋塗王:匈奴的一個小王。

  [18]大率:大約。什三:十分之三。

  [19]校尉從至小月氏:指跟隨霍去病打到小月氏的那些校尉。左庶長:爵位名。

  [20]常選:經過挑選的精兵。

  [21]宿將:老將。

  [22]比:並列。

  [23]以:因為;由於。

  [24]要邊:要,通「邀」,中途攔截。

  [25]馳傳(zhan):駕乘傳車急行。

  [26]乘傳:駕乘傳車。

  [27]厥:其。眾萌:部眾。萌,通「氓(meng)」,民眾。咸:都。

  [28]離傷:受傷。

  [29]懷:歸向。集:通「輯」,和順、團結。服:服從。

  [30]仍與:頻繁出動(軍隊。)與,當作「興」。

  [31]爰:乃;於是。及:到達。

  [32]庶幾:幾乎。

  [33]幸:幸運;慶幸。綏:安定。

  [34]頃之:不久。

  [35]邊:沿邊;邊疆。五郡:指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個邊郡。[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