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伍子胥列傳楚誅其大臣郤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伍子胥列傳楚誅其大臣郤宛》

原文

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將兵伐楚者,道絕不得歸[4]。後聞闔廬弒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5]。

闔廬立三年,乃興師與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吳反二將軍[6]。因欲至郢[7],將軍孫武曰[8]:「民勞,未可,且待之。」乃歸。

四年,吳伐楚,取六與灊[9]。五年,伐越,敗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將兵伐吳[10]。吳使伍員迎擊,大破楚軍於豫章[11],取楚之居巢[12]。

九年,吳王闔廬謂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13],今果何如?」二子對曰:「楚將囊瓦貪,而唐、蔡皆怨之[14]。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15]。」闔廬聽之,悉興師與唐、蔡伐楚,與楚夾漢水而陳[16]。吳王之弟夫概將兵請從,王不聽,遂以其屬五千人擊楚將子常[17]。子常敗走,奔鄭。於是吳乘勝而前,五戰,遂至郢。己卯[18],楚昭王出奔。庚辰[19],吳王入郢。

昭王出亡,入雲夢[20];盜擊王[21],王走鄖[22]。鄖公弟懷曰[23]:「平王殺我父,我殺其子,不亦可乎?」鄖公恐其弟殺王,與王奔隨[24]。吳兵圍隨,謂隨人曰:「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盡滅之[25]。」隨人慾殺王,王子綦匿王,己自為王以當之[26]。隨人卜[27],與王於吳[28],不吉,乃謝吳不與王[29]。

始伍員與申包胥為交[30],員之亡也,謂包胥曰:「我必覆楚[31]。」包胥曰:「我必存之[32]。」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33]。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34]。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仇,其以甚乎[35]?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36]。今子故平王之臣[37],親北面而事之[38],今至於僇死人[39],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40]?」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41],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42]。」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43]!」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44]。六月[45],敗吳兵於稷[46]。會吳王久留楚求昭王[47],而闔廬弟夫概乃亡歸,自立為王。闔廬聞之,乃釋楚而歸,擊其弟夫概[48]。 夫概敗走,遂奔楚。 楚昭王見吳有內亂,乃復入郢。封夫概於堂溪[49],為堂溪氏。楚復與吳戰,敗吳,吳王乃歸。

後二歲,闔廬使太子夫差將兵伐楚,取番[50]。楚懼吳復大來,乃去郢,徙於鄀[51]。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52],南服越人[53]。

段意

寫伍子胥領吳兵攻入楚都,報父兄之仇,並佐吳王闔廬稱霸:闔廬即位後三年,伍子胥與伯嚭受命伐楚,占領舒邑後退兵。闔廬六年,楚昭王使囊瓦伐吳,吳使伍子胥迎擊,大破楚軍於豫章,並奪得楚國的居巢。第九年,闔廬用伍子胥、孫武之謀,聯合唐、蔡兩國共同伐楚,進入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由於申包胥請來秦兵,吳軍乃還。這時吳國因有伍子胥、孫武出謀獻策,使得他國震恐。

注釋

  [1]郤(xi)宛:《史記·楚世家》:費無忌「讒亡太子建,殺伍奢、子尚,與郤宛。」伯州犁:為楚靈王所殺(見《左傳·昭公元年》)。

  [2]嚭:讀pi。

  [3]大夫:官名。

  [4]道絕:歸路被楚兵截斷。

  [5]舒:楚邑。今安徽舒城。

  [6]禽:通「擒」。故吳反二將軍:吳國原來的兩個反叛將軍。

  [7]郢(ying):楚國國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8]孫武:也稱孫武子,齊人。到吳,被闔廬用為將。是古代著名軍事家。

  [9]六:楚邑。在今安徽六安北。灊(qian):楚邑。在今安徽霍山東北。

  [10]公子囊瓦:名瓦,字子常,為楚令尹。瓦是楚公子子囊(名貞)之孫,古人常以祖父的字為氏,故叫囊瓦。「公子」當作「公孫」,因諸侯之子叫公子(子囊是楚莊王子),其孫叫公孫。

  [11]豫章:古地區名。其地乃淮水以南、長江以北一帶。漢以後置郡,移其名於江南。

  [12]取楚之居巢:前文已言吳取居巢,可能後又被楚奪回,這次再度攻占。

  [13]始:當初。

  [14]唐、蔡皆怨之:唐、蔡是兩個小國,與楚接界。唐的都城即今湖北隨縣西北的唐城鎮;蔡都於新蔡,即今河南新蔡。據《左傳·魯定公三年》載,在楚昭王時,蔡昭侯與唐成公朝楚,蔡昭侯獻美裘,唐成公有良馬,囊瓦欲得,不與,都被扣留達三年之久。故唐、蔡都怨恨囊瓦。蔡昭侯獻美裘事,又見《史記·管蔡世家》。

  [15]得:取得。指取得合作。

  [16]夾漢水:緊靠漢水兩岸。漢水:源出陝西,流經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至漢口入長江。陳:同「陣」,列成陣勢。

  [17]遂以其屬:指夫概便用他的部屬。主語是「夫概」。子常:即囊瓦。

  [18]己卯:指己卯這一天。古代用天干地支記年、月、日。吳兵入郢,是吳王闔廬九年的十一月。

  [19]庚辰:己卯的第二天。

  [20]雲夢:即雲夢澤,是大的沼澤地帶,大致包括今湖北安陸以南、武漢以西地區。

  [21]盜擊王:強盜襲擊昭王。

  [22]鄖(yun):楚邑。在今湖北安陸。原為小國,被楚所滅。

  [23]鄖公:鄖地的首領,公是封號。此指斗辛。斗辛的父親鬥成然,對楚平王有功,為令尹,因貪求無厭被殺,平王又封斗辛為鄖公。見《左傳·昭公十四年》。

  [24]隨:國名。姬姓。在今湖北隨縣。

  [25]漢川:漢水。這兩句說:和周天子同姓(姬姓)的國家,封在漢水一帶的都被楚國滅掉。

  [26]王子綦(qi):即楚昭王之兄公子結。匿:藏。當:擔當,承受。這兩句說:王子綦把昭王藏起來,說自己是楚王而來承擔一切。

  [27]隨人卜:隨國人進行占卜。

  [28]與王於吳:把楚王交給吳國。

  [29]乃謝吳:便謝絕吳國的要求。謝:推辭。

  [30]申包胥:楚國大夫。姓公孫,因封於申(在今河南陽境),故號申包胥。為交:是相交好友。

  [31]覆:滅。

  [32]存之:使它保存。

  [33]求:搜尋。

  [34]然後已:然後住手。 已:止。

  [35]其以甚乎:難道不已經很過分了嗎?其:表反問,相當於「豈」、「難道」。以:已經。

  [36]人眾者二句:是說眾多人的力量可以勝過天,天所決定的也能毀壞人。

  [37]故:原來是。

  [38]親:親身。北面:古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天子接見群臣面南而坐,臣子則北面而朝。

  [39]謬(lu)死人:指鞭平王之屍。謬:通「戮」,殺。

  [40]天道:猶「天理」。這句是說:這難道不是喪失天理已到極點嗎?

  [41]謝:道歉,表示歉意。

  [42]日莫途遠二句:是說自己志在報仇,故不擇手段,如日之將暮而要走的路尚遠,故只得顛倒急行、逆理施事。莫:通「暮」。

  [43]有臣若是二句:楚國有像申包胥這樣的臣子,可以不保全嗎?

  [44]乘(sheng):古一車四馬為乘。

  [45]六月:《史記·楚世家》:「(楚昭王)十一年六月,敗吳於稷。」楚昭王十一年,即吳王闔廬十年,故這裡的「六月」應為「十年六月」。

  [46]稷:楚地。在今河南桐柏境內。

  [47]會:恰逢。

  [48]釋楚:放棄楚國。

  [49]堂溪:楚地。在今河南西平西。

  [50]番(po):今江西波陽。

  [51]鄀(ruo):楚邑。在今湖北宜城。

  [52]威齊、晉:使齊國、晉國震恐。威:畏,震恐。

  [53]服越人:使越國人順從。服:順從。越:國名。都於會(kuai)稽,即今浙江紹興。[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