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羊傳》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羊傳》是訓釋《春秋》經義的傳文著作。又名《公羊春秋》或《春秋公羊傳》。《春秋》三傳之一。舊題戰國齊人公羊高撰。實為公羊高口述,代代相傳300年。傳本亦雜有他人述本,至漢景帝時才由公羊高的玄孫壽與胡母子都集錄成書。漢武帝好「公羊學」,董仲舒等治「公羊」,其學由此盛行,書亦成為《春秋》三傳中最早流行的書。漢代統治者以其學利於統治,立於學官。熹平石經亦勒刻本書。《漢書·藝文志》有著錄。何休為本書作《解詁》,是現存最早注本,亦是本書的通行本。東漢時論及本書者還有鄭玄、鄭眾、賈逵、馬融等,惜書皆不傳。漢以後,歷代王朝勒刻石經,均收本書。唐時有徐彥為本書及何休《解詁》作 《疏》,南宋欽定十三經,出《十三經註疏》,收本書及何注徐疏。宋《崇文書目》,明 《永樂大典》,清《四部備要》,《四部叢刊》等均收本書。清阮元等為南宋《十三經註疏》校勘,合刻校勘本,1957年中華書局據以出排印本。[1]


  公羊高,生約當春秋戰國之交。齊國人。其生世除與穀梁赤同師於子夏外,余皆不詳。

  《漢書·藝文志》載本書11卷。今本經唐宋間人編定,與《春秋》合編,分為28卷。卷1—2.隱公;卷4—5.桓公;卷6—8.莊公;卷9.莊公、閔公;卷10—12.僖公;卷13—14.文公;卷15—16.成公;卷17—18.宣公;卷19—21.襄公;卷22—24.昭公;卷25—26.定公; 卷27—28.哀公。

《公羊傳》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本書是解正《春秋》的經學著作。書取自設問答體例,並不言《春秋》所無的內容。記事釋義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與《春秋》同。其內容主要是訓釋《春秋》所記魯國十二公史事、文字及蘊義。尤重解釋《春秋》之 「例」,及 《春秋》之 「微言大義」。書中刻意闡發 《春秋》所寓的「正名」、「定名分」、「尊王攘夷」、「大一統」等思想,對《春秋》的 「寓褒貶」的筆法亦特加訓解。書亦好言陰陽五行之學,並頌揚湯武革命,主張以有道伐無道。但亦言天人感應,好言妖妄淫邪之事。其記事或多有誤,文字偏於冗散、繁複,且多揣測之筆。

  自漢武帝以來,儒學占據封建統治思想的正統,公羊學以其天人感應和大一統等思想,迎合了歷代王朝統治者集權專制的需要,亦有利於封建階級的王權與神權的合一。本書由此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推崇,成為封建經學的重要典籍之一。後來之學者對本書希求解正的「微言大義」代有取捨闡發,故本書對於中國經學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至於本書的史學價值,反由此而不顯重要。

  自漢以來,本書的研究形成專學——公羊學。研究者中以東漢何休 《解詁》影響最大。何氏多發明 《春秋》微言大義。大張 「三世」(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之說,宣揚天人感應,好引讖緯。徐彥繼而疏注何休 《解詁》,語繁文復,而少於發明。故學者或對何休《解詁》徐彥 《疏》不滿。清以來,學者多比較 《春秋》三傳長短,研究本書於釋例比事頗見長處,較有名的著作有孔廣森《公羊通義》,凌曙《公羊問答》、《春秋公羊禮疏》,劉逢祿《公羊何氏釋例》,陳立《公羊義疏》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