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

該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

內容簡介

小說主要寫了小海倫因生病變成聾盲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了希望,她是多麼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尋求下,幫海倫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這位老師成為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嚮往。

在莎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的字,也讓她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海倫在學習中,正由於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慢慢地學會了說話、寫作。

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海倫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她並沒有放棄。終於,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用自己的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因為生理上有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課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師的幫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書中還介紹後來海倫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偉人,馬克·吐溫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

創作背景

海倫出生時,本是一個健康的嬰兒,卻在19個月大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猩紅熱)奪去了視覺和聽覺還有語言能力。突然變成聾盲人的海倫由於對外界的恐懼使她變得狂躁不安,脾氣越發暴躁,直至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家教老師——安妮·莎莉文。海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最終順利從哈佛大學畢業。

這本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這位美國著名聾盲女作家的代表作。該書以自傳體散文的形式,真實記錄了這位聾盲女性豐富、生動而偉大的一生。 [1]

作品鑑賞

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者對於被譽為「精神楷模」的海倫和作為一個出色作家的海倫都可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引人入勝的,想象是那樣豐富,文筆是那樣流暢;但它所以能深深地打動讀者,還在於它的真摯而強烈的感情,在於它所給予讀者的敞開心扉的親切感。在這篇用第一人稱寫的、富於激情的作品裡,作者傾訴了她對生活的禮讚,表達了她的生活態度。正由於文章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雖然整篇文章都是虛擬的,所記敘的事情多是非現實的,但使讀者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實--情感的真實。

在文章中,作者處處用視聽健全的人來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對比的手法來寫的。作者在對比中表達了她的生活態度,人對生活要有強烈的緊迫感。缺乏這種態度,雖然視聽健全,卻有可能什麼都看不見;具備了這一生活態度,人們將會發現面前敞開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這樣的道理,人們也許不止一次聽到過,在作者那裡等同全部生命的三天,對於健全的每個人更是平平常常。

在文學作品中,作家對自然、對歷史的刻畫與她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是不可分的。作家在闡釋自然、歷史時也闡釋了自己的心靈。在海倫對自然、歷史、人的禮讚中,也體現了她對這一切的深刻理解。

作品評價

海倫·凱勒是一個讓我們感到自豪與羞愧的名字,她應該得到永世流傳,以對我們的生命給予最必要的提醒。   

——梅特林克夫人  

1902年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是吉卜林的《基姆》和海倫·凱勒的《我的人生故事》。

——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

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拿破崙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試圖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馬克·吐溫

海倫·凱勒的身體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靈卻是無比自由的。

——查理·卓別林

任何困難都不可能鎖住一顆嚮往偉大的心靈。

——戴爾·卡耐基

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的19世紀著名的聾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講者,她憑藉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麗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她一生寫了14部著作。

參考資料

  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傳奇一生2014-04-22 來源: 中國未成年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