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伍子胥屢諫勿輕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伍子胥列傳》) 吳伐越,越王勾踐迎擊,敗吳於姑蘇①。傷闔廬指,軍卻。闔廬病創,將死,謂太子夫差曰: 爾忘勾踐殺爾父乎? 夫差對曰: 不敢忘。 是夕,闔廬死,夫差既立為王。以伯噽為太宰

原文

   (節自 《伍子胥列傳》)

吳伐越,越王勾踐迎擊,敗吳於姑蘇①。傷闔廬指,軍卻。闔廬病創,將死,謂太子夫差曰: 「爾忘勾踐殺爾父乎?」 夫差對曰: 「不敢忘。」 是夕,闔廬死,夫差既立為王。以伯噽為太宰,習戰射。

二年,復伐越,敗越於夫湫②。越王勾踐乃以余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之上,使大夫種厚幣遺吳太宰噽,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③。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 「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後必悔之。」 吳王不聽,用太宰噽計,與越平。

其後五年,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伍子胥諫曰: 「勾踐食不重味,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吳之有越,猶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務齊,不亦謬乎?」 吳王不聽,伐齊,大敗齊師於艾陵④。遂滅鄒、魯之君以歸⑤,益疏子胥之謀。

其後四年,吳王將北伐齊。越王勾踐用子貢之謀⑥,乃率其眾以助吳,而以重寶以獻遺太宰噽。太宰噽既數受越賂,其愛信越殊甚,日夜為言於吳王,吳王信用噽之計。伍子胥諫曰: 「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辭詐偽而貪齊。破齊,譬猶石田⑦,無所用之。且《盤庚》之誥曰⑧: 『有顛越不恭,劓殄滅之,俾無遺育,無使易種於茲邑。』 此商之所以興。願王釋齊而先越,若不然,後將悔之無及。」而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臨行,謂其子曰: 「吾數諫王,王不用。吾今見吳之亡矣,汝與吳俱亡,無益也。」 乃屬其子於齊鮑牧,而還報吳。

吳太宰噽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 「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復伐齊,子胥專愎強諫,沮毀用事⑨,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 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噽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⑩,願王早圖之。」 吳王曰: 「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11),曰: 「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嘆曰: 「嗟乎! 讒臣噽為亂矣! 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 「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12)。而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乃自刎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13),浮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14)。

譯文

吳國興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迎戰,在姑蘇打敗吳兵,擊傷闔廬的手指,吳軍只好退卻。闔廬病得很厲害,臨死時,對太子夫差說: 「你會忘記勾踐殺死你父親麼?」 夫差回答說: 「不敢忘記。」 這天傍晚,闔廬死了,夫差就立為王。用伯噽為太宰,天天練習作戰、射箭。

過了兩年,又去攻打越國,在夫湫打敗越國。越王勾踐帶領剩下的兵丁五千人退守在會稽山上,一面派大夫文種用大量錢幣送給吳國的太宰伯噽,請求講和,願意用臣妾的禮儀服事吳國。吳王正要准許越國的請求,伍子胥進諫道:「越王做人,他是能忍受辛苦的。現在你不滅掉他,以後必定後悔的。」 吳王不聽,並用太宰伯噽的計謀,與越國講和。

又過了五年,吳王聽說齊景公死了,而且齊國的大臣們只知道爭先恐後地爭得國王的寵愛,新立的君王又很懦弱,吳王便興師向北攻打齊國。伍子胥又進諫道: 「勾踐吃東西不講究,弔唁死者,慰問病者,他之所以這樣,是想有所利用的。此人若不死,必定是吳國的禍患。現在對吳國來說,有越國存在,猶如一個人存有心腹的疾病一般嚴重。然而你卻不先解決越國的問題而去攻齊,難道不荒謬嗎?」 吳王還是不聽,仍然攻打齊國,在艾陵的地方大敗齊軍,順便滅了鄒、魯二君而回朝。如此一來,吳王越是疏遠伍子胥的謀略。

又過了四年,吳王又要向北攻打齊國。越王勾踐採用子貢的計謀,便率領他的兵馬去援助吳國,而且用貴重寶物獻給太宰伯噽。太宰伯噽既然屢次收受越國的賄賂,便非常喜愛相信越國,天天在吳王面前為越國說好話,吳王也十分相信任用伯噽的計謀。伍子胥再次進諫說: 「那越國,是我國的心腹之患,而今你相信那些花言巧語、欺詐偽造之辭,貪圖打齊國。你打破齊國,就像是得到一片毫無用處的石田。況且盤庚在他遷殷前的文告上說: 『如果有人痴狂不恭恭敬敬,就用酷刑割掉鼻子滅絕他,使他沒有遺傳,也不能使他在此地換種生殖。』 這就是商朝之所以興旺的緣故。希望君王你放棄攻齊國而先對付越國。如果不這樣,恐怕你日後要懊悔都來不及了。」 吳王還是不聽他的計謀,卻派伍子胥到齊國去。伍子胥臨行時,對他的兒子說: 「我數次進諫君王,君王都不用我的計謀,我現在眼看吳國就要亡國了,你與吳國一起滅亡,是毫無益處的。」 便帶兒子到齊國鮑牧家去,托鮑牧照管,而他回到吳國交差。

吳國的太宰伯噽既然與伍子胥有了矛盾,因而在吳王面前常進讒言說: 「伍子胥為人很剛暴,又少恩情,還好猜忌害人。他有怨恨不滿,恐怕會成為大禍的。前些時候,你要去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不能去。你終於攻打齊國而且建了大功。伍子胥對他的計謀不得用本應感到羞恥,但他卻反而生出怨恨。如今君王你又要伐齊,伍子胥一意孤行強行進諫,詆毀你的行事,他只是希望吳國被打敗,以顯示他自己所出計謀的高明。而今君王你自行其事,將國中的全部兵力用去伐齊,而伍子胥的諫言不採用,因此他便稱病不去出征。你不可不防備他,這事他要起禍端是不難的。而且,我曾派人暗暗窺探過他,他出使齊國時,帶去他的兒子,寄養在齊國的鮑氏家。他作為一個臣子,在國內不得意的時候,就去國外依靠諸侯,自認為是先王的謀臣,現今見你不用他的計,便常常不滿意而生怨氣,希望君王你早些對付他。」 吳王說: 「你不說,我也懷疑他。」 吳王便派人賜給伍子胥一把屬鏤之劍,說: 「你用此劍了結吧!」

伍子胥仰天長嘆道: 「啊呀! 讒佞臣子伯噽作亂,君王反而誅殺我。我助你的父親成就了霸業,自從你未即位時起,諸位公子爭着王位。我以死在先王面前為你去爭,如無我的爭取,你幾乎不得立。你即位後,要分吳國的土地給我,那是我不敢奢望的。然而,如今你卻聽信阿諛之臣的言論,來殺我這長輩了。」他便告訴他的舍人說: 「你們一定把梓樹栽在我墳墓上,叫它給吳王做棺材。並把我眼珠挖出來,掛在吳都的東門上,以便使我看到越寇的入城滅吳。」 說完,便拔劍自刎而死。吳王聽說子胥之言,大發其怒,就將子胥的屍體裝在革囊中,投到江中漂浮。吳國人都很可憐他,為他在江岸山上修造了一所祠堂,命名那山為胥山。

鑑賞

作為吳國的功臣,伍子胥最終被吳王夫差賜劍而死,這真是一場悲劇。原因何在?就在於吳王夫差寵信奸貪讒佞之臣伯噽,不聽伍子胥 「勿輕越」 的剛直耿介的忠言進諫。本文所記的就是這段史事。

(一) 吳王闔廬被越王勾踐擊敗於姑蘇,傷指,病危,臨死之際對太子夫差說: 「你能忘勾踐殺傷父之仇嗎?」 夫差回答: 「不敢忘!」 文章開篇,即以簡練筆法寫出吳、越兩國的世仇。所以,夫差即位後,以伯噽為太宰,習戰射,立志報仇。

(二) 伍子胥一諫吳王。夫差即位兩年後,興兵敗越於夫湫,勾踐被困於會稽之上,此時本是報仇的大好機會。但吳王聽從伯噽與越講和之計,而伯噽又接受了勾踐的厚幣重金。所以,伍子胥進諫說: 「越王勾踐能吃苦,今天不滅,後必悔之。」吳王夫差不聽。

(三) 伍子胥二諫吳王。伐越後五年,夫差乘齊景公死,齊國新君懦弱之際,興師北伐齊,伍子胥又阻止伐齊,進諫說: 「勾踐食不重味,關心下級和百姓,他是有所圖的。此人不死,必為吳患。越是吳的心腹之疾,大王舍越而伐齊,是錯誤的。」吳王夫差又不聽。

(四)伍子胥三諫吳王。伐齊後四年,吳王欲興兵再伐齊。此時,勾踐用子貢之計,以重寶賄賂伯噽,表示願意率眾助吳伐齊。伍子胥主張伐越,伯噽就在吳王面前極力言說越王的好話。伍子胥又諫說: 「越是心腹之患,破齊毫無用處,你被花言巧語所蒙蔽而不伐越,將悔之不及。」吳王又不聽,只派他出使齊國。他預料到吳有亡國的危險,便把兒子安置在齊國的鮑牧家。

(五)伯噽誣害伍子胥。伯噽與伍子胥有了矛盾,便在吳王面前進讒言,誣害伍子胥。說吳王未採納他的屢次進言,心懷怨恨,在外結交諸侯,把兒子置放齊國,又自以為是先王之謀臣,常怏快不滿,必為禍患,請吳王 「早圖之」!吳王聽信了伯噽之讒言,賜劍伍子胥自殺。

(六) 伍子胥自殺。伍子胥悲嘆吳國讒臣當道,自己一片忠心不為君王體察,囑舍人待他死後,將他眼睛挖出掛在東門之上,他要看越寇之滅吳! 悲憤、悲壯! 吳王聽說後,大怒,將其屍裹於革囊中,浮之江上。國人哀憐他,為他立祠安葬,命名他所葬之山為胥山。

全文貫串忠、奸之爭,伍子胥的 「直言」與伯噽「讒言」 的對比,但起主宰作用的吳王夫差卻昏庸愚暗,忠奸不分,終於導演出了這場悲劇,這是值得記取的歷史教訓。[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