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朗2:翻開伊朗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朗2:翻開伊朗史》是余秋雨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欣賞

   按照我們的心意.一進伊朗應該直奔首都德黑蘭,然後再以德黑蘭為基點,一天天向四周輻射。這是想儘量減少住宿地點,因為每次改住一個地方都要把那麼多設備行李從車上搬上搬下,真是勞累。按照這一路的治安情況,哪怕把車停在旅館的車庫裡,如果不把設備行李卸下,也難免被撬竊。

昨天,過關耽擱到傍晚,按當地人的說法,從邊境到德黑蘭行車需要九小時,其中又有大量山路。盤算再三,只能在巴赫塔蘭住一夜,今天起一個大早出發,把早餐安排在半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後,肚子確實餓了,見有一個小城就停下吃早餐,這個刁、城叫哈馬丹(H柳adan)。在吃早餐時與當地人閒聊,竟然發現這個偶然撞上的小城,也有一些古蹟可看。算算今天趕路的時間還比較寬鬆,那初頂便看看吧,權當為深人伊朗作一個適應性的準備。這也是被伊拉克的教胡l嚇怕了:毫無準備地一頭扎到「巴比倫古城」,沮喪得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伊朗總該好一點吧?

第一個古蹟就在城裡,一個古城發掘現場,近旁有一個展示廳。我們問了下作人員一些間題,工作人員覺得比較專業,立即請出一位戴眼鏡的瘦瘦學者,自我介紹叫瑞吉巴倫(M,凡Ranjbarall),考古工作者。經他簡單一說,我立即嚴肅起來,難道,我們這次偶爾停留,真的停在那麼重要的地方?

他說,這是五年前才發現的米底(Modea)王國的首都。我想)七這句話就會使,切伊朗史的研究者激動起來。米底是伊朗人建立的第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統一了伊朗的各個部落,消滅了殘暴的亞述帝國,而白己又在公元前六世紀中期滅亡。對於這個王國,人們了解側良少,只有在巴比倫發現的「楔形文字」中有一些記載,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也曾提到,但都是間接的。我們只是粗略知道,米底人原是目匕方的遊牧民族,向南發展,在一個叫黑克瑪塔納(Hegmataneh)的地方建都。據記載這是一個四方交會的山谷,又有雪山消融的水流可供灌溉。誰能想到,我們今天偶爾踏人的,居然是發現不久的黑克瑪塔納古城!這真不知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從伊朗歷史的第一頁讀起了。我環顧四周,果然是一個山谷,不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低頭走進發掘工地,這裡已經搭起一個大棚,中間有一條鋪了木板的過道,過道下面就是二三干年前米底王國首都的遺址。密集的房舍,刁司、的街道,都設計得十分周致。從大棚出來,再走不遠就是米底城門的發掘現場,層層城磚清晰可見,邊上還挖掘出一個燎望塔的基座。我問瑞吉巴倫先生,在考古現場,是否發現了這座古城當初湮滅的原因,髻如兵禍、火災或地震?

瑞吉巴倫先生說:「沒有發現。其實它沒有以突然方式湮滅,只是人們一代代在這裡居住,經歷無數次改朝換代,拆卸、掩埋、填土、重建,完全忘了它以前是什麼地方。在挖捆過程中,還發現了以後各個時代的文物,波斯帝國時代的,亞歷山大時代的,安息王朝和薩珊王朝時代的,以至伊斯蘭時代的都有。直到三四十年前還有人在上面建房,他們哪裡知道腳下正是歷史學家們苦苦尋找着的黑克瑪塔納!」

我問五年前發現的經過,他說是丫次修路施工時碰撞到地下如許風光,便立即由一位考古學教授主持發掘。這位考古學教授是伊朗人,名字很長,我沒有記下來。至此我心中已經明白,在伊朗已不叮能出現「巴比倫古城」的鬧劇。

吃一頓早餐竟然見到了黑克瑪塔納,我抱着大喜過望的心境與它惜別。真不想讓第二個古蹟沖淡了對它的印象,但我們的車隊已經按照當地熱心人的指點在一條街停了下來,說是去看一座猶太人的墳墓。

這條小街很古老,走不遠見洲座有圓頂的磚石建築,正是墳墓所在。進門,穿過一個小院,見一個極低矮的石洞。石洞有一石門,石門_七有一個小孔,看門老人用手伸人,摸了一下,石門開了。老人要我們脫鞋,躬身進入,進人後一腳踩在厚厚的地毯上,直腰一看,有兩具黑漆發亮的棺木。

這個過程如此神秘,終於把我的注意力調動起來了。看門老人眼睛奇亮,炯炯有神地看着我們,開始介紹。沒想到他一介紹,與剛才一樣,我又驚異是什麼力量在驅使了,傻傻地站着不會言動,因為我眼前翻開的,正是伊朗史的第二頁,而這一頁又是那麼)勺庫!

以黑克瑪塔納為首都的米底,最終是被一個來自波斯境內黑山地區的年輕統治者征服的,他便是名震世界歷史的居魯士(Cyru,,或拼作Kurus)。我們很早就知道了他,因為歷史學家公認,他是古代世界史上特別寬厚仁慈的征服者。不管征服了什麼地方,他總是對那咋弓也方的宗教予以尊重,甚至到了畢恭畢敬的地步,這使被征服地的人民大感意外。他攻入巴比倫之後,把當初被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撤冷擄掠來的萬名猶太人解放,宣布這些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可以自由返回故鄉。

這就開始了一個動人的事實:古代波斯成為對猶太人特別有禮遇的地方。我們眼前的墳墓,安葬着他所開創的王朝後代統治者的一個王后,她的名字叫埃絲特(Ester),正是猶太人。她的夫君戰死疆場,未能合葬。她身邊棺木里安葬的是她的叔叔莫德哈伊(Mordkhai),猶太人中一位著名的智慧先知。

看門老人非常激動,說他自己也是猶太人,有幸在這裡守望着二千三百年前猶太人和波斯人友誼的人證物證。他腳嚇個小小的石門和棺室里的樑柱、天窗,都是二千多年前的原物,又說至今還有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到這裡來參拜。

我問他的名字,他說叫瑞沙德(N.Rasoad);我又問這個墓地所在的街名,他說叫夏略底街(SLShariati)。我說我會記住,並告訴別人,因為這個地方觸及了我萬里尋訪的一個主題。這個主題那麼早就出現在伊朗史的第二頁上,真讓我興奮。

萬分慶幸在哈馬丹的短暫停留。上車吧,對伊朗之行我已經心中有底。[1]

《信客》作者余秋雨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後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1983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藝術創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識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山居筆記》(1998年,文匯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此篇《信客》選自《文化苦旅》[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