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觀漢記》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觀漢記》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舊題東漢劉珍等撰,其實參與撰寫的學者共20多人,經前後五次的努力,歷時163年,才修成143卷的 《東觀漢記》。由於集諸家後漢史之大成的范曄的《後漢書》行世,《東觀漢記》漸遭冷落,從唐開始出現殘缺,元朝以後,全部散佚。清人姚之駰輯得佚文8卷。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館臣在姚輯本的基礎上,細加搜羅,重新輯出24卷,刊入《武英殿聚珍叢書》。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 《東觀漢記》全部殘存的文字。 [1]


  東漢明帝十分重視修本朝歷史,下詔命班固與陳宗、尹敏、孟異、杜撫、馬嚴、劉復、賈逵等人編寫光武帝一代的歷史,成 《世祖本紀》 以及列傳、載記28篇。以後幾代皇帝不斷續補。第二次修撰始於安帝時,規模較大,劉珍、李尤、劉騊等人奉命續修紀、表以及名臣、節士、儒林、外戚諸傳。嗣後,又有伏無忌、黃景等撰成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及單于、西羌傳、地理志等,此為第3次修撰。第4次為桓帝元嘉時,邊韶、崔寔、朱穆、延篤等人奉詔續補了百官表及列傳數篇,因此全書已達114篇,名為《漢記》,規模初具。靈帝時,馬日䃅、蔡邕、楊彪、盧植、韓說、劉洪等人又補作列傳42篇,蔡邕還獨立完成了10志。這項發端於班固,奠基於劉珍,延續數代的修史工程因董卓之亂而終止於蔡邕、楊彪之手,時間下限僅至靈帝。

  東漢初年,國家圖書典藏的撰修史著的中心在蘭台,從章帝、和帝起,這個中心轉移到了東觀。劉珍的修史工作便一直在東觀進行。到蔡邕、楊彪時,東觀始終是圖籍庋藏中心,學者薈萃之地。本書最初名 《漢紀》,但至遲在6世紀初,已改稱《東觀漢記》,可能是因與荀悅的《漢記》書名相仿,容易混淆,怕引起人們的誤解而致。《東觀漢記》 的異稱頗多,如 《東觀》、《東觀記》、《東觀書》、《東觀漢書》,而最常用的是《東觀記》和 《東觀漢記》二稱。

  據 《隋書 ·經籍志》記載,《東觀漢記》原有143卷。今四庫輯本為24卷,其中帝紀3卷,有本紀11篇,自光武帝迄靈帝,為全書存留遺文最為豐富的部分;表1卷,即 「百官表」,存十餘條內容,他如諸王、王子、功臣、恩澤諸表僅存其目,內容蕩然無存;志1卷,亦存寥寥數段;列傳17卷,約為原有列傳的十分之一,內容也未出 《漢書》範圍,如人物專傳、人物合傳、人物類傳等;載記1卷,收入19人,估計有列傳中的人物,但無法考證; 另有篇第無法考者別為佚文1卷。

《東觀漢記》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綜觀現存遺文,可以得知《東觀漢記》的材料來源十分豐富。撰作者集中在朝廷圖籍中心,直接利用了起居注、歷朝註記和尚書所主故事等記錄。而蘭台、東觀庋藏的圖籍檔案、功臣功狀,則是不可多得的寫作素材。前人的舊聞舊事以及當時的私家著作,也是修撰時屢加徵引的材料。所以,《東觀漢記》的史料價值很高,各家後漢書皆從中取材。

  本書諸多作者均為當代人,所記或為當代事,或為前朝事,有耳聞目睹之便,記事多信而有徵,失實之處相對要少些。故書成之後,人們對其評價甚高,魏晉間流傳漸廣,一度將其與 《史記》、《漢書》並稱為 「三史」。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卷六稱: 「自唐以來,《東觀漢記》失傳,乃以范蔚宗書當三史之一。」

  正因為《東觀漢記》是在詔命之下修撰的,所以書中曲筆阿時、諛言媚語之處勢所難免。況且書成於多人之手,在整理甄別材料、寫作技巧筆法等方面,都不能算上乘之作。尤其是對語言文字的錘鍊,遠不如史、漢的敘事賅博、文字精美、語言樸質。最令人遺憾的是它未能最終成為一部囊括東漢一代歷史進程的完整的史作。

  由於范曄博採眾書,撰成「體大而思精」的《後漢書》,《東觀漢記》才逐漸被人冷落。自唐始,已出現了殘缺;南宋時,亡佚的卷數已達全書的三分之二以上;元朝以後,散佚殆盡。只是在類書以及部分文獻的注文中保存了一些片段,但也竄入了一些偽文。清康熙年間進士、錢塘姚之駰是第一個搜羅斷簡殘篇、裒輯成書的學者,他從劉昭的 《後漢書補註》、李賢的 《後漢書注》、虞世南的《北堂書鈔》、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徐堅的《初學記》中,輯出佚文840餘條,厘為8卷。但姚輯本遺漏甚多,編排紊亂,疏於考訂,不注出處,於是,乾隆年間開設四庫全書館時,館臣們在姚輯本的基礎上,查閱了姚氏沒有翻檢的類書、古注,還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佚文,次為24卷輯本。儘管該輯本有搜羅未備、編排失當、誤立傳目、有乖體例的缺憾,但它仍為迄今人們始終徵引的依據。[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