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鴿」聲聲(張文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鴿」聲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飛鴿」聲聲》中國當代作家張文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飛鴿」聲聲

朝霞染紅了半邊天。我腳蹬「飛鴿」自行車,叮鈴鈴,一路穿過鬧市 ,飛向董志塬畔。

田野一片風光,比人高的玉米吐出了紅櫻,艷艷的,好似當年的紅纓槍,林立一片又一片;農人弓身洋芋地里,揮鋤頭鋤草擁土;田埂上的黃花菜擠擠挨挨,花兒像喇叭一樣使勁地吹;各種鳥兒飛來飛去,在田間地頭歡唱;向日葵張開大嘴巴放肆地笑,笑彎了腰;阡陌地塄上,無名的花兒也跟着湊熱鬧,使出渾身解術,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拍手又點頭……

我歇息塬畔。一兩隻花蝴蝶盈盈裊裊,在花草間調皮地玩耍。泥土芬芳,花香襲鼻。我隨手摘一片苦苦菜葉兒,一邊嚼品一邊放眼望去,深深的溝壑也是一望無際,碧綠碧綠,引人無限遐想。

「飛鴿」靜靜地陪在身旁,我伸手撥動後車輪,它吱吱地轉呀轉,把我轉進了往昔的歲月里。

半個世紀前,一天黃昏,我背柴從山上疲憊的回家,肚子咕咕亂叫。上了院畔,「啪嗒——啪嗒」風箱響聲,一聲接一聲從窯洞悠悠蕩漾出來,炊煙從窯門旁的煙筒里,一咕嘟連着一咕嘟裊裊地滿溢出來,鋪滿了院子,繚繞漫舞。大黑狗跑前跟後,時而嗅嗅我的褲管,時而用肩膀蹭我的小腿,時而搖尾歡跳,汪汪地叫。

朦朧中,院子裡一輛自行車映入我的眼帘。這麼晚了,哪來的貴客?我顧不上撂下背上的柴火,圍着「飛鴿」轉過來轉過去地瞅,總也瞅不夠,打心眼裡喜歡,捏了捏手把,摸了摸後椅架,那圓圓的鈴鐺,大拇指一摁,「叮鈴鈴」清脆悅耳,動聽極了。

那年月,為溫飽而奔波的農家,能有一輛自行車堪比登天難。

「愣娃,看啥呢,騎上試一哈。 「大,誰來了?」

「啥誰來了,是'飛鴿』來了!」

父親嘴裡咬着旱煙鍋,笑眯眯地走出窯洞,赤腳綩褲,一瘸一拐來到「飛鴿」前。

原來,父親老早就想給我買輛自行車,像有錢人家一樣,也讓自家的娃風光風光。

這天,父親在外村閒轉悠,本打算着偷偷摸摸「投機倒把」,貼補家用。聽說主人想賣自行車,父親就動心了,同主人袖筒里捏指頭討價還價,最後商定用120元買下了這輛八成新的「飛鴿」自行車,還欠了主人家30塊錢。

車子是買下了,但他不會騎,從來沒有碰過這東西呀。沒有辦法呀,父親只能推着走,結果,不是他把自行車拌倒,就是自行車把他撞翻,碰得腿上青一塊紫一塊,還流了血。年輕的父親依然不管不顧,忍住鑽心疼痛,推一陣扛一會,磕磕絆絆,三里路折騰了一個下午,終於回到家。

聽着父親的述說,看看父親腿上的傷痕和褲管上的泥巴,我不知道是激動的淚花還是感動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轉……

有了自行車,但沒有平路施展。在巴掌大小的院子裡,我在弟弟妹妹們左右攙扶下騎上自行車轉圈圈,把鈴鐺摁的脆響,笑聲伴着鈴聲,打破了一院的寂寞,溝對面懸崖峭壁上「叮鈴鈴、叮鈴鈴……」「哈哈哈,哈哈哈……」回音久久不息。

我太喜歡這輛「飛鴿」了,常常在夢裡笑醒。我一有空就保養它,用黑膠帶把大梁和支架纏裹,把輻條擦得閃閃發亮,把腳踏清洗得油光,上學跑十幾里山路,也捨不得騎它,生怕碰壞。放學,我風一樣跑回家,左腳點腳踏,右腿一個劃弧,嗖地飛出,幾圈過把癮後,意猶未盡,旋即出門剜豬草砍柴火去了。 這輛「飛鴿」自行車,曾經帶我去過人民公社,去過華池縣城,從東街竄到西街,從南頭飛到北頭,感覺哪兒哪兒都好,比我家廟屹嶗強上百倍千倍,也走過親訪過友,一路叮鈴聲陪伴。「飛鴿」使我開闊了視野,積聚了我的夢想……

後來,我參了軍。我把自行車鄭重地交給了弟弟。八十年代後,路寬闊了,也平坦了,弟弟每天騎着自行車上學,風風火火。

我在部隊三天兩頭收到弟弟來信,今天腳踏壞了,明天車胎爆了,要麼大梁撞彎了。我常常從部隊寄錢供他維修,沒料想,光修理費也夠買輛新車。

星轉斗移,一轉眼,我轉業回到了地方。家境也越來越好,弟弟小轎車都換第二輛了,那輛自行車又回到了我家,雖然我也有了小汽車,但還是鍾情這倆「飛鴿」,常常騎着它穿行在鬧市區。

老家村民的日子也過得像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部分家庭都開上了轎車,很少再見到自行車的蹤影。聽左鄰右舍說,現在大家摩托車都懶得騎,怕風吹日曬咧。

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不停地搬家,罈罈罐罐扔了,箱箱櫃櫃扔了,唯獨「飛鴿」自行車捨不得扔掉。不能扔啊,因為這是父親留下的念想,是我家唯一的「傳家寶」。

返回的路上,格桑花一路熱情綻放夕陽被晚霞灌醉,撫摸着村民小區大門上的牌匾,給「幸福人家」、「安居樂」鍍上一層金輝。

叮鈴鈴,我鉚勁兒地蹬着「飛鴿」,身後留下了一串歡快的鈴聲……[1]

作者簡介

張文倉,軍旅生涯25年,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新聞和文學作品散見於《解放軍報》《中國法治報》《人民鐵道報》《《西北民兵》《人民軍隊報》《蘭州晚報》《隴東報》等報刊電台和網絡媒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