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獾子」(李景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獾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獾子」》中國當代作家李景寬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獾子」

當年,齊齊哈爾市戲劇創評室「動物園」沒老沒少,老的跟小的稱兄道弟,小的跟老的皮子流星,所以,人人都有個戲虐性的綽號。「獾子」是老編劇溫遠先生的「專利」,只因他一肚子東北方言、俚語、俏皮嗑兒、騷嗑兒,而獾子騷味大,故得其名。

他在我們「動物園」里,年紀最大,資格最老。我在幾個年輕的「動物」中是大師兄,我十一歲那年,還不懂戲劇為何物呢,溫先生就在東三省聞名遐邇了。那是1960年,他的拉場戲《登高望遠》參加東北大區戲劇匯演一炮打響,劇組受到大區書記歐陽欽接見,許多劇團紛紛排演,許多電台播放此劇錄音剪輯。你說,溫先生有多牛。

溫先生還有牛的資本吶,在這個「動物園」里,他有個親手培養的學生,就是我的同學王金堂,綽號「眼鏡蛇」,在年輕的「動物」中位列二師兄。原來,他們師生都是克山縣人,都是從土坷垃里爬出來的文人。「眼鏡蛇」初中畢業,趕上「文革」,便回鄉務農。1970年克山縣評劇團招收學員。那時,「眼鏡蛇」大高個兒,挺拔英俊,戴副近視眼鏡,文質彬彬,書生氣十足,憑着對樣板戲所有的唱段都會唱的優勢報考,一舉考中,當了學員,演戲跑龍套。當時溫先生在克山評劇團當編劇,還負責管理藝術室圖書。「眼鏡蛇」沒事總貓在藝術室看書,常常達到入迷狀態。溫先生喜歡這個愛看書的年輕人,兩人經過攀談,溫先生得知這個小伙的父親念過私塾,家裡積攢了一些閒書,什麼《評劇大觀》、《濟公傳》、《三俠五義》、《白蛇傳》等,還有許多唱本,如《秦香蓮》、《楊三姐告狀》、《回杯記》、《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馬前潑水》、《下南唐》、《楊八姐遊春》、《紅月娥做夢》等。那時候的農村,漫長的冬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到天黑,左鄰右舍的大人孩子們便聚到他家,父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給他們讀《濟公傳》或者唱本,他聽得津津有味。他五六歲時,父親就教他識字,上學前已能認一兩千漢字。有時候沒事,他也看這些閒書,尤其對唱本格外喜歡,許多唱詞倒背如流。

劇作家溫遠先生 溫先生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向來不找領導提要求,這次破例找團長提出要培養這個戴眼鏡的小伙當編劇。

「啥?要培養他當編劇?他寫過劇本嗎?你咋還鑼鼓喧天呢?」團長眼睛瞪溜圓,一連提了仨問號。

「我對他考察過,他真是編劇的蟲兒,我老溫看人還沒看走眼過。」

「我倒沒看出來他是編劇的蟲兒,憑他的扮相和嗓子,我斷定他將來是個好演員。」

「一千個人裡頭能挑出一個演員,一萬個人裡頭挑不出一個編劇。團長,你就琢磨吧。」

「那好,你帶他一年半載,要是寫不出劇本,你可就坑了一個演員苗子。」

「團長,就憑你這句話,我非上心不可。」

隨後,團長便把這個戴眼鏡的學員調到了藝術室,讓這位老編劇以老帶新。溫先生帶他下鄉體驗生活,他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農村生活再熟悉不過了。溫先生指導他構思小戲、二人轉,他很快就入門兒了。1973年嫩江地區搞文藝匯演,溫先生根據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片段結構了一個單出頭《清華參軍》,讓他執筆,參加了匯演受到了好評。接着,他在這位老師悉心指導下,拉場戲《人勤春早》、《兩袋種子》、《斬釘截鐵》等相繼創作,由劇團演出或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編劇。1979年,「眼鏡蛇」考入了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大專班。幾年後,師生在「動物園」相聚了。「眼鏡蛇」也好鬧笑話,可他從來不叫老師的綽號

溫先生當編劇完全是自學成才。他中專文化,當編劇之前在克山當小學教師,酷愛二人轉、拉場戲達到了痴迷程度,硬生生背會了傳統地方戲幾百個唱段,憑着一支會寫戲的筆,在克山一帶很有名氣,被克山縣文化館調去當創作輔導員,後被克山評劇團調去當編劇。由於1957年被內定為「中右」,所以平時膽小怕事。但外表平靜,內心如火。他既性情耿直,嫉惡如仇,又心地善良,與世無爭。他擔任職業編劇以來,便把整個精力投放到戲劇創作和地方戲理論研究上。他創作的拉場戲《老來樂》、《掛幌》、《石匠上山》、《祭灶》等都在黑龍江省《劇作家》雜誌上發表或由劇團演出。他還創作了大型評劇《美善緣》、《三家福》、《矬嶺風光》等,或由齊齊哈爾評劇團演出,或發表在《劇作家》雜誌上。他對東北地方戲的理論研究也有很深造詣,曾有多篇理論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獾子」在「動物園」里,謙虛謹慎,不善交際,生活低調,老老實實做事,乾乾淨淨做人。這個寬鬆的小環境很自由,但他平時不蔫聲不蔫語,而每逢學術討論時便來神了,總能講出一套帶有經驗性的戲劇理論來。他從來不擺老資格,也不給領導添麻煩,屬於大好人一類。當然,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他是當仁不讓的,表現了他的正義。

我和「眼鏡蛇」上他家去過幾趟,家裡沒啥擺設,但很乾淨,他老伴隨和、熱情,兒子老實巴交,一家人過着簡樸生活。

他對我格外看重,我當業務副主任,他非常支持我工作,從來不給我出難題。我因為一心要搞創作,曾經辭職過。他照樣跟我關係好,經常在背地裡像老父親一樣提醒我應注意的一些事項。我重新復職,以至擔任主任期間,他沒有求我為他個人辦過一件私事。

1997年,我調到省城《劇作家》雜誌社當劇本編輯,跟他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大約是2008年,我收到他寄給我的一套二人轉創作理論系列文章手稿。他在電話中說:

「這是我大半生研究二人轉創作形成的理論,要是能在《劇作家》上連載我求之不得,要是覺得版面有限不能發表,你也不用退給我,我老了,說不上哪天就走了,家裡孩子用不上。」

「溫老,請放心,我一定爭取,不讓您的心血白費。」

我把溫老的第一篇稿子交給了理論編輯提報,理論編輯鑑於這是系列文章,便向上請示,常務總編特意跟我解釋,因咱的刊物版面有限,不可能連載這系列文章,最好找機會出版。我向理論編輯索要那第一篇手稿,居然找不到了。第二年,我退休了,他的這套手稿除第一篇遺失,其餘的皆由我妥善保管着。在這期間,他再沒有向我問稿子事情,可能不想讓我難堪吧。

2012年,我和「眼鏡蛇」到省戲劇創作中心參加劇本研討會,他告訴我,他的老師去年逝世了。想到我沒有完成他交辦的事情,心裡很過意不去,一直有種負疚感。

去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戲曲史.黑龍江卷》中的《黑龍江拉場戲簡史》交給我撰寫,《黑龍江拉場戲劇目選(1949-2019)》交給我編選。我聯繫了「眼鏡蛇」,把溫老的藝術簡介整理好給我,我把他作為北派拉場戲重量級作家寫進這部簡史里。我把他的拉場戲代表作《登高望遠》從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黑龍江小戲選》中找到,由我親自打字,編選到《黑龍江拉場戲劇目選(1949-2019)》里,還在這部書的附錄《1949 -2019北派拉場戲作家的代表作品目錄》中把他創作的所有的拉場戲都做了列表。

「獾子」老師,我做這些,都是努力來彌補我對您的歉意。您的二人轉創作理論系列文章手稿,我都精心收藏了,這也許是您留在世上惟一的手稿,一旦有機會我定讓它見諸於世。

[1]

作者簡介

1949年8月29日出生,黑龍江肇東人,1980年畢業於黑龍江省藝術學校首屆編劇大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