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家」里走出的小腳女人(王士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家」里走出的小腳女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大家」里走出的小腳女人》中國當代作家王士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家」里走出的小腳女人

1960年初夏的一個晚上,病榻上的母親叫着我的乳名:「乖娃,娘活不了啦,娘死了你可要聽奶奶的話呀!」說罷,兩行清淚流進母親那消瘦的眼窩。

「媽,別胡說,你能好。」我哭着為母親擦淚。

十幾天之後,還在完小教室里上自習的我,被風風火火竄進教室的鄰居同伴金英姑娘叫了出來:「你媽老了(去世了),趕快回家吧!」

我一路狂奔着撲向母親臥病的那眼窯洞。

母親穿着一身白襯衣,靜靜地躺在窯洞裡的土炕上,臉上蓋着一張白紙。

我趴在母親身上,掀掉那塊白紙,哭叫着:「媽呀,媽呀!我回來了,你醒醒呀!」

母親不應聲,但她的臉上微露着笑容。

舅舅拉開我:「乖娃別哭了,你媽老了,以後要聽大人話哩。」到這時候,我才相信我母親真的走了。便把臉貼着母親的臉,嚎啕大哭起來。一窯洞裡的人全都哭了,大我兩歲的姐姐哭的昏了過去。

那一年,我剛十歲。

這一幕,在我心中定格了五十多年。

2

母親生於一九一三年,長父親兩歲。母親叫什麼名字,我童年的心中沒有絲毫印象。我只知道媽就是媽,媽就叫媽。到了1959年,媽拉着我去生產隊裡參加一次社員會,隊長說:「王秀蘭來了嗎?」媽說:「來啦。」我才知道媽叫王秀蘭。

媽的這個名字叫我產生了許多遐想,因為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晉南地區蒲劇院的一出蒲劇《竇娥冤》拍了電影,且在華夏大地撂紅。劇中竇娥的扮演者王秀蘭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家。我覺得,母親猶如竇娥般悽美,更對母親產生了許多敬慕。其實,母親和竇娥風馬牛不相及,但母親比竇娥還苦,竇娥是一個人含冤而死,母親的娘家卻有三個人被餓死害死,而她自己也因遭罪而過早去世。

3

傳說古時候的柏底村,東西南北四棵大柏樹上各掛一口大鐘。遇到外寇盜賊,四鍾自鳴,賊寇聞聲潰退。由於大鐘護佑,柏底村長順久安。後來,也不知哪路神仙感鍾靈驗,把四鐘的三口移走。一口移至東去三十里的邵原;一口移至西去八十里的擔山石;一口移至黃河以南的黛眉山。自此,四鍾域內安然無虞。但在戰亂中,留在柏底的這口鐘被毀了。現在我們見到的柏底大鐘,是金代重鑄的。

我的母親娘家就在柏底村的中間。母親的娘家,在柏底村是個大戶。說是大戶,並不是豪門富貴的大戶,而是人口眾多的大戶。

我小的時候,每年最少兩次去柏底村的舅舅家。每次去了,都要去和那口大鐘玩半天。表弟們也很淘氣,我們總要鑽進大鐘的肚子裡,甩撲克、耍石子,鬧到天黃地黑,直到舅舅們找到這裡,拽住一個個小耳朵揪了出來。

我到五十歲之後,才知道這口大鐘的珍貴。那一年,我專門去柏底村查看古鐘。看到古鐘上的「法輪常轉,國泰民安,臣佐千秋,皇帝萬歲」,不禁感慨頗多。這口明代鑄造的大鐘,當時就炫耀着皇權偉績,標榜着帝制的公平和繁榮。其實,封建社會是不會有民眾期待的均等和繁榮的。皇朝所標榜的那些東西只能是權貴們的專利。但善良的百姓,卻對朝庭愚弄百姓的謊言充滿了期待,就連朝庭製造的每一個物件,也覺得能護佑他們享福吉祥。

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柏底人,把這口鐘奉為神明。像保護眼睛一樣地守護着大鐘。改革開放以後,一些外地人覺得古董值錢了,便把這口大鐘買走,但全村沒有一個人為之所動。後來,有盜賊幾次欲將大鐘偷走,都被警惕的村民發現了。再後來,村民乾脆把大鐘抬到村部里,用鋼管焊了個籠子,把大鐘圈了起來。

又一次,我曾試探着給時為村長的表弟說,讓縣裡的文物部門把鍾搬走保護起來。他說這可不行,老祖宗留下來到東西,我可不敢動,我要幹了這種事情,村里人能把我吃了。但他卻向我提了個要求,要我向縣裡的有關部門反應,給他們村里撥些錢,讓他們蓋個鐘樓,讓鍾世世代代地護佑着村裡的子民。

可我卻沒有這個能力。

4

我的母親是這個村子王氏家族裡的一個大家閨秀。

柏底王家是一個大家族。王姓人在這村里占了一大半。

姥姥和姥爺在我們這個共和國成立之前就辭別了人世,我都想象不出他們的模樣。他們生了我母親姊弟五人。

母親在他們姊妹中排行老大,她天資聰慧、長相俊俏。在那戰亂頻仍的年代,她為多病的姥爺和繁忙的姥姥分擔了太多的憂愁。當姥爺和姥姥去世後,她幾乎擔起了娘家的全部。在田裡,扶犁駕耙,持鋤操鐮;在家裡,廚間灶下,針鑿女紅。家務農活,無不承擔。

我姥爺叫王立才,二表舅說他是個能幹的人。民國21年前後,我母親和我姨母先後出閣,那時候,姥爺的家道尚可,他為兩個姑娘陪送了明晃晃的家具,新嶄嶄的被褥,讓我們這個窮家着實蓬蓽生輝了好些年。

但天災人禍沒讓姥爺福壽延年,他下世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

民國32年前後,日本人在柏底村緊挨的郭家山建了炮樓,鼻子底下的柏底遭了大難。鬼子三天兩頭的燒殺搶奪,禍害的柏底人晝夜不寧。加上那幾年的天災地患和瘟疫,柏底人死了三成。身體瘦弱的姥爺沒能逃過那場災難,他患上疫病,沒耐過半年就下世了。奶奶當時去看過他,用她後來對我說的話:「人都瘦成 一把骨頭了。」

姥爺下世以後,因為沒有吃的,姥姥覺得在村里住不如把孩子們引到西去二三里的山溝溝駱駝腰裡去住,那裡的旮旮旯旯里有樹皮野菜,還能墊墊肚子。就在姥姥帶着三個舅舅住到駱駝腰不久,二舅便因吃樹皮野菜得病死了。二舅死後,被埋在了駱駝腰的溝底,是用一張蓆子卷着的。

我八九歲時,清明時節,母親帶我去給姥姥姥爺上墳,路過這條深溝,母親便指着溝底說:「你二舅歿時都十幾歲了,他一個人孤獨獨地睡在這深溝里,怪恓惶哩。」我便要下溝里去看二舅,母親說:「可不要下去,那溝深着哩,瘮人哩。你舅不見怪你。」拉着我便走。我知道,母親是心疼我,但她的眼睛卻紅了。

大舅那時已經二十多歲了,還沒說下媳婦。在鬼子橫行的災荒年裡,誰家的姑娘肯嫁給一個窮得要餓死的人家。那時,正好姥姥家的一個親戚說西塬的成家坡,有一個死了父母的孤女沒人照護,要招個女婿,姥姥便讓大舅去了。

大舅這一去,姥姥便再也沒有見到他。

5 成家坡在垣曲縣亳清河流域的一個灣里。村裡的人不多,分散地住在靠西向東的一面坡上。但這個村子的名氣卻很大。因為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白水。它曾是南北朝時期的縣治所在。

1941年日本人進犯垣曲之後,昔日的縣治後人也未能倖免。

從白水河西岸南行不遠,往西一拐三四里,便是王茅村。那時的王茅是垣曲日軍稱為「大皇部」所在地。王茅周邊的村子裡,那些年家家都有人被日軍抓去支差,家家都有被日軍打死打傷的親人。

我的大舅招到這裡之後,便隔三差五地被日軍抓去做苦力。

大概是1944年的隆冬。在一個雪花飛舞的早上,大舅和村裡的一群人被日軍趕羊一樣地攆到了王茅,日本人要他們掃除王茅至王村(現在叫華鋒)坡上的積雪。

現在垣曲上了點年紀人都知道,老王茅那道大坡有多長、有多陡。

就在這四五里長的陡坡上,幾百個中國人被幾十個日偽兵端着上了刺刀的長槍,吆喝着、毒打着,由下向上鏟着、掃着那厚厚的積雪。日近午後,這一群腹中空空、凍得瑟瑟顫抖的老百姓實在是累的、凍得撐不住了,便有人稍站一下,用口哈一下凍得麻木的雙手。

監工的日本兵便狼狗一樣嚎叫起來。

瘦骨嶙峋的大舅就是用嘴哈了哈手,一個小鬼子便一槍托掄在他的大腿上,接着用穿着牛皮靴子的大腳,狠狠地踢他的褲襠。

大舅倒下了,掙扎着起不來。同村來的人沒一個敢去拉他。直到坡上的雪被弄開了,村人們才去拉他,但他已經死了,身子硬得像一根木頭。

當姥姥聽到大舅死的訊息時,幾乎被擊倒了。她疾病纏身,幾個月都站立不穩。

到這個時候,姥姥家就還有三舅一個男丁,但三舅卻被戰亂和飢餓折磨得骨瘦如柴,渾身疾病,他時常咳嗽哮喘,不能下地勞作。

那一年,我的大哥被病魔奪去了性命,忍着喪子的劇痛,母親顛着小腳,在婆家和娘家之間來回走着,一邊照護着病中的姥姥,一邊在我那個支離破碎的家裡操勞着。

我的三舅後來常給我說:「我們姊弟五個,你媽最能幹。你姥姥去世後,要不是你媽,我這個老五,就活不到現在。

大舅死後,我舅媽就帶着幾個月的小女孩出門逃荒了,再沒有回到成家坡。

前些年,我曾打聽過成家坡的老年人,但沒有人知道舅媽去哪裡了。兵荒馬亂的年代裡,誰能顧上一個弱女人的死活?

大舅的墳塋在成家坡一個坐西向東的溝壑里,那地方陡得幾乎站不住人。母親在世時,每年清明都要帶着我和姐姐去上墳,每次母親都泣不成聲、悲痛欲絕。每次我都要暗暗地罵一句:操小鬼子他娘!

母親去世後,我也單獨去給大舅上過墳。後來,我尊父命搬回老家,便沒有人給大舅上墳了,他那一縷孤魂便更加寂寞了。

大病初癒的姥姥覺得在駱駝腰就只有等死的份了,便帶着三舅西行逃荒。而這一年,我家也幾遭滅頂之災,失子的母親時常心疼,奶奶覺得讓母親跟着姥姥,母親的心疼就能慢慢好些。而她,在讓父親去當了八路軍之後,也帶着兩個姑姑外出逃荒要飯。這樣,兩家人都走在了逃荒的路上。

6

姥姥母子三人逃荒來到了絳縣橫水的大山里。住在了一戶好心人家的一孔窯洞裡。

那時候,深山老林里相對安然,[[日本]人的飛機大炮聲在這裡聽着像蒼蠅蚊子在哼唧。姥姥和母親開始了與人紡織和漿洗的避難生活。

姥姥和母親來自塬上的大家庭,針鑿女紅樣樣精通,尤其是給孩子們做的虎頭鞋、狗頭帽;給男婚女嫁的人家做的繡花枕頭、花門帘;給老人們做的壽衣等,讓山里人像得了寶貝一樣喜歡。他們便為姥姥和母親拿來了吃的用的。

三舅這時的身體也好些了,就在山裡砍些柴禾,擔到鄰近的山口村莊,換些米麵油鹽。這樣,一家三口,憑着手藝和力氣,在這裡過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日子。

山里人淳厚善良。他們知道了母親和姥姥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便叫母親捎信,讓後來和部隊失去聯繫的父親也到這裡來。

父親來了,便和三舅砍柴賣柴。那時候,橫水鎮裡店鋪用的大都是柴,價錢比村子裡的高。但鎮裡卻住着日本人,父親便和三舅,隨着山里賣柴的人半夜裡起來,擔着柴往鎮裡送。天快亮的時候就把柴送到了店鋪里。後來,父親聽說橫水鎮的鹽店裡需要人擔鹽,就帶着三舅和幾個窮漢子去潞村(現在的運城)鹽池擔鹽。

這一段經歷,父親生前給我說過。他是在我幹活惜力時說這話的:「你知道我年輕時出啥力?白天怕日本人抓住,黑夜裡一路小跑到潞村鹽池,擔上一百多斤鹽,走一百多里路,連天明趕到橫水。你能行嗎?」他說這話時,臉上露出些許自豪也帶着一些氣憤。

現在我實在難以想象,在兵荒馬亂的黑夜裡,幾個面黃肌瘦的莊稼人,重擔壓在肩上,忍受着極大的恐慌,走將近二百里的路,需要多大的毅力!

那一年麥稍黃了的時節,父親想起了家裡的那幾畝麥子沒人收割,同時,東去逃荒的奶奶也時常揪着他的心。姥姥也覺得常住在異鄉,總有些憋屈,便於夏收前和父親、母親、三舅,還有我那不滿一歲的大哥一同回到了家鄉。

那時,奶奶和小姑已經回來了。

7

姥姥從「口外」的橫嶺關大山里回來,沒過多長時間就病倒了。看着姥姥消瘦的身子,看着三舅發黃的面孔,奶奶讓母親把倆人接到我家。那時期,可忙壞了還帶着幾個月大孩子的母親。她整日價為這個六口之家忙裡忙外。人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窮日子也實實難為了母親.她用糠菜巧妙地搭配着少得可憐的糧食,做着一家人勉強充飢的飯菜。舀飯時,她總是先給奶奶舀,接着再給姥姥舀。他知道,奶奶是這個家裡的主人,而我的姥姥、她的母親只是寄住在這裡的客人。她是按照古代的三從四德,在認真地履行着婦道的規矩。在這個家裡,吃在最後的總是母親,干在前面的也是母親。母親的這種德性,深得奶奶讚許。就是對鄰里,只要有人用着母親,她從不耍滑使奸,總是滿碟滿碗地對待。

1943年的冬天,天氣異常的寒冷。災害的肆虐,日寇的洗劫,莊稼人家徒四壁。飢餓像魔鬼的血盆大口,吞噬着無助的農人。在鬼子驚嚇和疾病飢餓的折磨下,姥姥支撐不住了。她不想讓奶奶再為她遭罪,堅持要回自己的家。回到柏底的家,她沒熬過「年關」,便下世了。

姥姥下世之後,姥爺家就只留下了三舅,那時,他還不到二十歲,因為窮困,也討不下媳婦,一個人住在因災荒變賣得僅剩下的一眼窯洞裡,過着為人打短工、出苦力的日子。 [1]

作者簡介

王士敏,山西垣曲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