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說「傲慢」(韓靜)

說「傲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說「傲慢」》中國當代作家韓靜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說「傲慢」

傲慢與驕傲是同義詞,傲慢者心中能容下的僅僅是自己,其行為舉止間,極端的個人主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自吹自擂的本領,對他人充滿蔑視,這乃是傲慢者的特性。

往往心靈單純、陽光者,多是省事,不善於勾心鬥角,反對複雜,無事尋事。而傲慢者,則習慣勾心鬥角,喜高抬自己,去貶低別人,甚至蔑視別人。「楚漢傳奇」中,項梁帶兵攻打章邯城池,中途韓信進言,恐有伏擊,不能前去。項梁則表現出傲慢的態度,問清韓信身份後(當時韓信人微言輕)蔑視笑笑,揮馬而去,結果,遭遇伏擊,慘敗送了命。如果項梁聽了韓信的建議,不輕敵,歷史可能會改寫了。有句名言:「驕兵必敗」。一個人過於抬高自己,否認別人的優點,低估對方優勢,如此是愚蠢至極,不得人心,註定以失敗告終。

西方哲學有言:認識你自己;中國哲學有語:人貴有自知之明。而傲慢者根本就認不清自己,或者說被傲慢沖昏了頭腦,一味地高高在上。如《聖經·馬太福音》記載:「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偽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以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比喻別人是小毛病,自己是大毛病,卻全然不覺。 誠然,傲慢者的視野與內心是狹窄的。產生的因由各異:有的是遺傳;有的因沒什麼能力,又不想讓人輕視,便自吹自擂,想讓別人敬畏。事實是,沒什麼值得人敬畏的。有的因嫉妒比自己強的人,從而輕視別人的能力,擺出一副傲慢的樣子;還有的習慣性傲慢,與出生環境、父母溺愛有關……試想,一個瞧不起別人者,同樣也會被人瞧不起。一個能成就別人者,同樣也會被別人幫助。大千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不被一些錯誤價值觀左右,更不應以自己所謂的優勢來壓制人。人格是做人的品牌,純度越高,品味越高。人有兩種力量最有魅力,一種是人格力量,一種是思想宏大的力量。

當然,不排除自以為是的傲慢者,有可以自豪地方。但是過分的自豪,太把自己當回事,甚至狂妄,驕傲得不着邊際,就非正常了,也預示着危機的到來。河北法院副院長劉宏,無理大罵三輪車夫,被一時興起的車夫一拳打死。作為執法部門的領導幹部,如此蠻橫無理,高高在上,這是他咎由自取。古希臘先哲說過:「傲慢始終與相當數量的愚蠢結伴而行。」一個人太驕傲了,就是藐視一切權威,藐視一切規則,變得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誰都不放在眼中,誰都瞧不起,聽不進親友勸誡,不承認世上有比他更高的人,於是,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走向失敗

俗話說:做人德為先,待人誠為先,做事勤為先。人格平等是尊嚴基礎。人可以有貧富之差,但不可以有貴賤之分。生活中有人住別墅,也有人蝸居;有開豪華車的,也有騎自行車的;有吃山珍海味的,也有隻夠溫飽的。但這些差別,都不能構成人格上的高低。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出:要讓社會更加的公平、公正,國民的生活更加的有尊嚴、有安全感、有獲得感、有幸福感。

因此,大凡有能力者,也是彬彬有禮者,多是與人為善、和言悅色、平易近人,絕無高高在上、傲慢無禮、輕視別人,更不會認不清自己,如半瓶子醋,亂晃悠。他們多是自律、默默無聞,不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真正聰明能幹者,其行為舉止,自帶光芒,體現出自身修養,從而散發着人格的魅力,令眾人仰視。[1]

作者簡介

韓靜,女,筆名吉祥鳥,黨員,本科,曾在合肥「未來作家文學院」和「江蘇大眾文學院」學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