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丈人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7月1日 (三) 05:03 由 L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丈人山》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丈人山》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看似直白,但卻意境悠遠,能自喻為"青城客"的杜甫,透露出對丈人山的無限熱愛和赤子之情。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丈人山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杜工部集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丈人山》[1]

自為青城客,

不唾青城地。

為愛丈人山,

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氣濃,

緣雲擬住最高峰。

掃除白髮黃精在,

君看他時冰雪容。

作品注釋

⑴題注:丈人山,即青城山。山在青城縣北,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

⑵不唾:用"千里不唾井"典故。

⑶幽意:幽閒的情趣。

點評鑑賞

《杜詩詳註》:遠注:山屬仙境、故以遊仙之意作結。

讀杜心解》:因登覽而期棲托也。起筆尚在題前,先著"不唾"字,神已注入仙鄉。結作遊仙語,而以詼諧出之,趣甚。

《杜詩鏡銓》:張雲:似占語("自為"二句下)。

作品賞析

《御覽》:《玉匱經》云:黃帝遍歷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國山,為第五大洞寶仙九室之天。對郡西北,在岷山南。連嶠掩映,互相連接,靈仙所宅,神異甚多。《寰宇記》:山在青城縣西北三十二里。

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①。為愛丈人山②,丹梯近幽意③。

 首登山覽勝)。

魏文帝雜詩》:「千里不唾井,況乃昔所奉。」《智度論》:若入寺時,當歌唄讚嘆,不唾僧地。②《青城山記》:寧封先生,棲於北岩之上,黃帝築壇,拜為五嶽丈人,晉代置觀。

謝脁敬亭山》詩:「即此凌凡梯。」註:「丹梯,山也。」

丈人祠西佳氣濃①,緣雲擬住最高峰②。掃除白髮黃精在③,君看他時冰雪容④。

(此欲托跡幽棲也。【遠往】山屬仙境。故以遊仙之意作結。此章五七言各半,蓋唐人七古,長短參用,如李頎《送劉昱》詩,亦然。)。

①陶潛詩:「山氣日夕佳。」②《魯靈光殿賦》:「飛陛揭櫱,緣雲上征。」謝靈運詩:「迢遞瞰高峰。」③釋寶月詩:「倩人為我除白髮。」敬元子詩:「我欲將黃精,流丹在眼前。」④《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仇兆鰲 《杜詩詳註》-----------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3]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4]

視頻

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可愛動畫賞析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三)杜甫辭官之謎

參考資料

  1. 《丈人山》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