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RBC風險資本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RBC風險資本額
RBC風險資本額照片來自

RBC(Risk Base Capital,風險資本額)起源於1980年代,最早在美國開始實施,是保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的制度,以風險為基礎,用來計算股東因經營保險業,所需要的資本。


2003年台灣保險業正式實施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該制度規範考量了保險業的經營規模以及各種風險組合,用來決定應有的最低資本額,可做為檢視保險業清償能力之指標;並且依據不同保單業務或不同投資標的,給予不同風險係數,並依據此風險係數來提升自有資本,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1]


「準備金」是帳上的數字,表達公司在會計帳上提存了多少的金額準備將來的理賠,而且,即使資產>=「準備金」,只是表示保險公司的資產夠理賠而已,不表示股東有辦法經營保險業,所以應該還要有一個指標數字,來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夠不夠格經營保險業。這個指標就是RBC。[2]


保險本身是一種風險的承擔,要表示股東的口袋夠不夠深,當然要用金額來表示,而且這個金額,還要連動到保險公司的風險,而保險公司經營的風險有哪些呢?用手指頭想大概也知道有四大項: ●資產的投資風險 ●承作保單的保險風險 ●實際利率和訂價利率不同的利率風險 ●以及其他經營保險公司的風險


而這些風險的金額經過簡單的數學運算後,謂之「風險資本額」。風險資本額的計算方式如下表。請注意,表中的係數是有高有低的,會根據經營的險種,投資的資產而有所不同。而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


如台股係數是0.24,就類似保險公司投資100元的台股,須提24元自有資本在帳上;相對韓國保險公司投資股市風險係數僅0.08,投資股市100元,只要提存8元,在投資資金成本上,南韓比台灣保險公司便宜,自然可投資較高的股票部位。


此外,日本在計算自有資金時,不動產增值金額、備供出售項下未實現增值利益、責任準備金與解約金間的差額都可算進去,台灣則只有不動產增值可在自有資本50%之內算入。


假設一家日本與一家台灣規模相當、投資及業務差不多的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就可能因為計算方式不同有顯著差異,在海外併購出價時,日本壽險公司因為資本適足率較高,且RBC要求係數較低,出價就可以較高。[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