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龙泉寺位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边,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座落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辽朝应历初年。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截至2015年,已有上千年树龄。龙泉寺原址坐西朝东,寺内一座独孔古石桥还保存完好。龙泉寺东面百米有继升塔,传说继升法师圆寂之日,众僧诵经49日,该塔发出的檀香味持续三年。

龙泉寺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龙泉寺是海淀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新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龙泉寺

外文名称;Longquan Temple

地理位置;北京海淀区凤凰岭东麓

著名景点;迎客松、金龙桥、古银杏树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

历史沿革

龙泉寺始建于辽朝应历初年,当时释继升因对佛法感悟超群而被师兄嫉妒,被排挤出白马寺,以手上唯一的财产《金刚经》为指引,向北行进,来到凤凰岭创建了龙泉寺。

元大都妙善寺的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八哈石"意思是师尊)退居宫外妙善寺,该寺是舍蓝蓝以历年宫中御赐财物建成。舍蓝蓝退居妙善寺后,又于西山重修龙泉寺,建层阁于莲池。"

1332年(元朝至顺三年),元大都妙善寺的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八哈石"意思是师尊)圆寂。

​1564年(明朝嘉靖四十三年),昌平州人崔学履为凤凰岭龙泉寺写下一首诗《龙泉喷玉》:"龙泉喷寒玉,汩汩无停时。道人对澄澈,游子杨清冷。"

1659年(清朝顺治十六年),顾亭林由山东入京师,在《昌平山水记》中记录了"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

1884年(清朝光绪十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聘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畿辅通志》,其中以《昌平山水记》为基础,描绘了龙泉寺的地理位置及水流情况。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麻兆庆修《昌平外志》记载了龙泉寺。

1889年(清朝光绪十六年),释印光来到龙泉寺担任行堂(寺院净碗扫地、铺筷添饭的杂役)。日后留书黄底黑字"南无阿弥陀佛"影壁于龙泉寺东院。

中华民国时期,庙会兴盛。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广东的香客募捐在金龙桥南的东院建万缘茶棚,施茶施粥。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立《万缘茶棚碑》,该碑现已无存。抗日战争时期渐趋沉寂。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龙泉寺仅有房屋几十间。至文革时期龙泉寺改为民居或他用。

1995年,随着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开放,当地政府及以蔡群居士为首的诸善信开始逐渐恢复寺院原貌。

2004年,释学诚率众弟子一行8人入住龙泉寺。

2005年4月11日,经北京市宗教事务局批准,龙泉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住持寺院。

建筑布局

龙泉寺过去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的三进院,建有哼哈殿、天王殿、魏老爷殿及茶棚。 旧的坐西朝东的寺院建筑基址残留至今。

龙泉寺自西到东分为三个院子。

西院:内有辽朝创建的龙泉寺残留的青石基座。

中院:院内金龙桥,为单孔石桥,据说是辽朝龙泉寺住持释继升募化修建。各个大殿是按照清代古建筑式样修复而成,分别供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等。

东院:位于崖边。内有见行堂、五观堂等仿古楼房。

主要景点

神柏

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种于十四世纪初,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已有上千年的树龄。

金龙桥

进入山门,有座古石桥,桥长26.5米,桥面宽4米,是北京较为古老的一座独孔古石桥。这是当年第一代住持继升和尚募化修建的,人称金龙桥。

龙王堂

龙王堂内供奉龙王。上悬匾:"灵通宇宙",两旁有联:"佛道巍巍麓中天之杲日;慈风荡荡振大地之春雷"。髦王像旁是雷公和雷母。堂后峭壁流泉,堂旁丛丛翠竹。北边后殿的卧游阁和水池左边的"听泉小榭",是依山建筑。龙王堂的建筑和佛像,是清代作品。

历代高僧

继升和尚(辽朝):第一代住持,传说继升和尚经常在继升塔练功,多次看见赤链金蛇在陪伴相随,龙泉寺因此而得名。

舍蓝蓝(元朝):高昌人,重修龙泉寺。[1]

印光法师(清朝):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1890年(光绪十六年),三十岁时,转居北京龙泉寺当行堂,苦行培福,潜修密证,长养圣胎。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学诚法师:2005年4月,学诚法师带着弟子入住龙泉寺,"八人僧团入住"一时成为佳话。2005年4月11日,经由北京市宗教局批准,龙泉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学诚法师成为了龙泉寺建国后的第一位主持 。2018年8月24日,学诚被免去北京市海淀区龙泉寺住持(方丈)职务。

佛事活动

2005年龙泉寺开放后,定位为可让大众学修佛法的道场。在释学诚安排下,龙泉寺从开放之初即举办各种法会,自2005年举办第一场法会"浴佛法会"起,来参加的信众日益增多,僧团也在2010年代初发展到近百人。

2006年5月5日(阴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北京龙泉寺举办大型浴佛涌经法会。

2006年5月5日(四月初八),龙泉寺举行浴佛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泉寺方丈上学下诚大和尚传授三皈、五戒及八关斋戒,慈悲接引大众学习佛法。

2006年6月5日,北京龙泉寺举办授三皈依及八关斋戒法会。静宽法师为信众讲授了皈依及八关斋戒的仪轨;贤永法师为信众讲授了皈依学处。[2]

2015年8月1日-3日(农历六月十七--十九),龙泉寺举办蒙山超度法会。

2015年10月13日,北京龙泉寺举行装藏法会,贤佳法师主持。僧俗佛弟子虔诚恭敬共诵经典。

内部机构

2009年10月8日,为具体落实龙泉道场有序化管理的构想,龙泉寺成立了五个部门,分别是:

一、工程部(负责寺院的各项建设);

二、文化部(下设三个组:DVD制作中心、编辑中心、翻译中心、北京复兴大国学文化基金会);

三、慈善部(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四、弘宣部(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

五、教化部(法会处、学修处、研修处)。

文化活动

龙泉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后,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在建教上,淡化宗派,强化组织,建成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在育僧上,培养"志、道、德、才、学"兼备的僧才,建成清净和合的僧团。在弘法上,注重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及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弘法。龙泉寺形成僧团内部按执事制度运作,弘法事业按组织架构运作的模式。在龙泉寺科技团队的辅助下,每天更新微博、博客,用汉语、英语、法语等十多种语言在互联网上弘法。龙泉寺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寺内管理也用网络化管理,连龙泉寺门禁系统也使用指纹识别系统。

龙泉寺的龙泉动漫制作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在法师的带领下,画漫画,出书,做静帧动画,3D动画,还有flash短片等,不断探索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佛法及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吸纳新知识与理念。2014年6月,发布由龙泉寺动漫制作中心出品的动画片《贤二律师的故事》。

争议事件

2018年8月2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关于对举报学诚和北京龙泉寺有关问题的调查核实情况》。情况说明提到,国家宗教事务局接到反映学诚有关问题的举报材料后,根据管理职责,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

第一,举报材料中反映学诚发送骚扰信息问题,经查属实,涉嫌违反佛教戒律,已责成中国佛教协会按照佛教教义教规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严肃处理。

第二,对举报材料中反映北京龙泉寺违章建筑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已查明,所举报的建筑,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方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取证,将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对举报材料中反映北京龙泉寺大额资金去向问题,经调查,涉嫌违反国家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已交由地方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第四,对举报材料提及的向公安机关报案有关性侵问题,北京市公安机关依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进行受理、初查工作,在调查中。[3]

2018年8月24日,学诚被免去北京海淀区龙泉寺住持(方丈)职务。[4]

相关视频

北京龙泉寺风景

北京龙泉寺:师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