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葵 (野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葵(英语:Black Nightshade) 为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别名:乌甜仔菜、黑鬼仔菜、黑珠仔菜、黑店仔子、 乌仔菜、乌子茄、白花菜、老鸦眼睛菜、天泡乌甜菜、天天果、黑天天、苦葵、苦菜、牛酸浆、水茄、天茄子、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分布于东亚西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中低海拔的平地丘陵都可见到他的踪迹。

还记不记得在校园某些角落里,经常有一丛长著如同黑色小番茄的植物。在学校玩累后,随手摘下这些小黑果丢入嘴巴中,比起甜味,酸味更加强烈的野果滋味,想必也是不少人的夏日回忆。不过呢,如果各位知道这种植物叫做“龙葵”会不会突然反省自己乱吃野果的举动呢?


形状与特色

  • 茎:高 20~60 公分,茎直立,多分枝,基部有时木质化,有纵直棱线,沿棱被细毛;根圆锥形,淡黄色,多分枝,主根常木化。
  • 叶: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形或近菱形,长 4~10 公分,宽 3~6 公分,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宽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有疏波状齿,无毛或被疏毛。
  • 花:四季皆可开花,花序为伞形花序,腋生,有 4~10 朵花,总花梗长 1~3 公分;小花梗长 0.7~1.5 公分,花梗下垂;花萼 5 裂,裂片三角形至卵圆形;花冠白色,径 0.6~0.8 公分,钟形,深 5 裂;雄蕊 5 枚,花药狭长椭圆形,黄色,辏合,顶端 2 孔开裂;子房 2 室,花柱长,基部有绒毛。
  • 果实:果实为浆果,球形,径约 0.7 公分,垂生,熟时紫黑色,基部有宿萼;种子近卵形,直径约 0.15~0.2 公分。
  • 特性:一年生草本,高 20~60 公分,茎直立,多分枝,基部有时木质化,有纵直棱线,沿棱被细毛;根圆锥形,淡黄色,多分枝,主根常木化。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形或近菱形,长 4~10 公分,宽 3~6 公分,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宽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有疏波状齿,无毛或被疏毛。四季皆可开花,伞形聚伞花序顶生,有 4~10 朵花,花梗下垂;花冠白色,钟形,5 裂;雄蕊 5 枚,花药顶端 2 孔开裂;子房 2 室,花柱长,基部有绒毛。浆果球形,径约 0.7 公分,垂生,熟时紫黑色,基部有宿萼。种子近卵形,直径约 0.15~0.2 公分。生鲜植物体及未成熟果实。误食会造成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痉挛、呼吸麻痹等症状。


相关讯息

龙葵+地瓜 原图键结
香菇龙葵粥 原图键结
龙葵炒蛋 原图键结
麻油炒龙葵 原图键结


卫福部食药署召开记者会,呼吁民众不能任意食用路边野草,特别点名苦楝叶、美洲商陆、台湾马桑、及龙葵四项植物之中毒案例,呼吁民众避免误食。但“龙葵”为农村常见食用野菜,更是阿美族生活中不可或缺食材,消息一出引发哗然。[1]


龙葵草是一种很亲民的植物,它主要生于路边或者荒地,在我国的各地都很常见。虽然常见,但是它的功效还是不容忽视的哦。在中医的医学上也发挥著它的小宇宙,通常都被用以药用,所以它的药用价值非常地高。龙葵草的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2]


虽然明白了龙葵碱的毒性机制,但实际上龙葵碱需要达到2mg/kg体重以上的剂量才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以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来说,也就是摄入0.12公克以上的龙葵碱身体才会出现不适的反应,换算下来大概也得吃下五十颗以上的成熟果实才有可能中毒,其他含量更低的茄科植物就更不用说了。[3]


有些偏方,可不能乱信。不少人会煮一种叫龙葵的野菜,据说多吃,可以清凉降火、降血压,不过专家说,龙葵含有一种龙葵碱,具有毒性,过量会影响肠胃道和神经系统,可能造成恶心呕吐,甚至致死。抓起大把野菜丢下锅煮,再淋上蛋汁搅拌均匀,一点简单调味,就能端上桌;这道野菜,常在菜园见到。[4]


阿美族女孩子被喻为龙葵,以显示其实在和娴淑,借此吸引男性的青睐。在阿美族的节庆里,长者会梳洗穿戴煮龙葵汤来祭祀神明,以祈求将来能够丰收,然后在天一亮时再出门去播种。由于饮酒作乐引起的酒醉,也可以龙葵汤来作为解酒饮料。就中医的说法,龙葵具有解热、利尿、解毒之功效,虽然煮食后无毒性问题,但过量会有呕吐、拉肚子或喉咙不适等症状。[5]


光果龙葵(Solanum americanum Miller)为茄科、茄属的草本植物,由于成熟果皮光滑黑亮,所以称为光果龙葵,是普遍分布于热带及温带的农业杂草。另有一种相似种的龙葵(Solanum nigrum L.)较不常见,一般简易的判断方法是,光果龙葵果实的宿存花萼反卷,而龙葵则不反卷;而且龙葵的果皮暗黑色,并不发亮。[6]


根据一篇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的论文,用水煮(摄氏100度),对龙葵碱没有影响,用微波炉,则可降低龙葵碱含量15%,而如果是油炸,则需要达到摄氏170度,才可将龙葵碱完全破坏。所以,台湾常用的入汤,汆烫和炒食,对龙葵碱是一点影响都没有。所以,尽管华视新闻播放了一个值得赞扬的食安警告,但是,它对想尝试龙葵叶的人,却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建议。[7]


 黑甜仔菜,是鄉間、郊區常見的野菜,與之同雞肉、香菇、魷魚乾一起煮成粥,味道苦中帶甘,豐盛而甜美 ... [8]。
 
 烏籽菜,雖然帶點苦味,但先苦後甘。 搭配肉絲的鮮甜加以平衡,既不搶味,又能好入口! [9]


参考文献


  1. 龙葵吃了会中毒?正解:煮熟可安心吃!. 上下游 News&Market. 2019-07-03 (Chinese (Taiwan)). 
  2. 我是龙葵!虽然我很土,可我的价值超乎你想像. 每日头条. 2016-10-27 (Chinese (Taiwan)). 
  3. 有鬼躲在黑色的果实中?—“龙葵”. CASE 报科学. 2018-10-04 (Chinese (Taiwan)). 
  4. 龙葵有毒伤身 吃过量恐致死. 华视新闻. 2016-11-27 (Chinese (Taiwan)). 
  5. Facebook  原住民野味菜-龙葵
  6. 痞客帮  光果龙葵
  7. 龙葵叶一定要煮熟吃?. 科学的养生保健. 2016-11-30 (Chinese (Taiwan)). 
  8. 爱料理 icook  黑甜仔菜粥
  9. 【厚生厨房】  麻油龙葵炒肉丝

相关视频


道地野菜“龙葵”又称黑甜仔菜
龙葵(扣子菜), 可食用又可药用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皮肤湿疹多用龙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