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面防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面防己
t01c931fe7270a8cdde.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977741&sid=827642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黑面防己

汉语拼音:Hēi Miàn Fánɡ Jǐ
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止痛
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胃痛,湿热淋症,水肿,痢疾,肝炎,蛇咬伤

黑面防己

黑面防己,中药名。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的根。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胃痛,湿热淋症,水肿,痢疾,肝炎,蛇咬伤。[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黑面防己

拼音名:Hēi Miàn Fánɡ Jǐ

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的根。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

耳叶马兜铃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其间有时具缢纹,茎无毛,干后有明显浅槽纹。叶互生;叶柄长2.5-4cm;叶片卵状心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2cm,宽4-14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片近圆形,下垂,边全缘;基出脉5条。总状花序,腋生,有花2-3朵;花梗纤细,长约1cm;小苞片卵状披针形,稍被短柔毛;花被长4-6cm,基部收狭呈柄状,与子房连接处稍扩大,向上急剧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呈漏斗状,一侧延伸成舌片;舌片长圆形,初绿色,后呈暗紫色,具纵脉纹;花药贴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蒴果倒卵状球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3.5-5cm,直径2-3.5cm,具平行纵棱,果梗下垂,常随果分裂成6条。种子近心形或钝三角形,密布疣点,边缘具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8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5-3cm。表面黑褐色,有纵向皱纹,偶有横裂纹。质硬,横断面白色,皮部有棕色小点,导管孔径大。气香,味微辛。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栓内层有石细胞2-10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一类长圆形,长径28-112μm,一类类圆形,直径15-70μm。韧皮部有分泌细胞散在,类方形或长方形,长径25-60μm,短径20-28μm,内含棕色分泌物。木质部束2-50个放射状排列,导管直径20-320μm。粗根中央有石细胞群。

化学成分

根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和挥发油。马兜铃总酸性成分含量为0.29%,此外还含有尿囊素(allantoi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C,7-羟基马兜铃酸( 7-hydroxyaristolochic acid) A和4,7-二甲基-6-甲氧基四氢萘酮(4,7-dimethyl-6-methoxy-1-tetralone)。

性味

微苦;辛;微寒

归经

肺;心;肝;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胃痛;湿热淋症;水肿;痢疾;肝炎;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0.3-1.5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黑面防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黑面防己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