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水都督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水都督府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黑水都督府

地址: 渤海国之北

管辖范围: 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时代: 唐朝

黑水都督府是唐代设在东北边疆的行政机构·隋唐时,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居住着靺鞨部落,叫"黑水靺鞨"。725年唐政府在这里设立了黑水军,以后改设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和刺史职位,中央也派内地官员来这里任长史(副都督、副刺史)。属安东都护府。黑水都督府存约90年,约于公元815年(唐元和十年)前后,黑水都督府解体。[1]

简介

黑水都督府的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黑龙江中下游地区。黑水都督府,唐朝在黑水靺鞨分布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建制,位于渤海国之北。公元722年(唐开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至唐朝贡,唐玄宗封其为勃利州刺史,治所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发展历史

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旧唐书·靺鞨传》)

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唐廷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唐朝中央政府派驻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黑水都督府辖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新唐书·黑水靺鞨传》),包括今黑龙江中下游南北和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以及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约于公元815年(唐元和十年)前后,黑水都督府解体,黑水各部分别役属于渤海国。黑水都督府存约90年。

唐设立都督府的目的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都督源于东汉光武初年临时设置的督军御史。曹魏文帝初年都督设置制度化,晋代以后始兼任刺史,后周改都督为总管,隋代军区亦称总管。

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年),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年),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云二年(711年),睿宗曾拟分全国(除京畿、都畿外)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并未实行。

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其中负责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者二十二,在都督府内"别置经略使",以处理该府所辖羁縻府州的民族事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