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黎塞留

於 2022年1月25日 (二) 06:28 由 微笑微笑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黎塞留'''第一代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也译李希留、利希留、黎须留,接近法文的中文发音为“黑世闾”。法…”)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黎塞留第一代黎塞留公爵阿爾芒·讓·迪·普萊西(也譯李希留、利希留、黎須留,接近法文的中文發音為「黑世閭」。法語:Armand Jean du Plessis, cardinal-duc de Richelieu et duc de Fronsac,法語發音:[aʁmɑ̃ ʒɑ̃ dy plɛsi];1585年9月9日-1642年12月4日),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的樞密院首席大臣及樞機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目錄

簡介

他在法國政務決策中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力;特別是三十年戰爭時,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努力,為法國獲得了相當大利益。在他當政期間,法國專制制度得到完全鞏固,為路易十四時代的興盛打下了基礎。同時,為鞏固中央集權,黎塞留鎮壓農民起義、到處收買御用文人。被譽為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是黎塞留公爵的開創者。

1585年,他出生於法國巴黎的黎塞留家族,雖然生於貴族卻不是大門閥,僅為普瓦圖地區的次等貴族,他在五個孩子中排行第四,也是在其三位兄弟中最為年幼的。他的父親弗朗索瓦·迪普萊西(法語:François du Plessis)在法國大教務長手下工作,他的母親蘇珊·德·拉波特(法語:Susanne de La Porte)是一名著名法學家的女兒。他五歲時,父親死於法國宗教戰爭,同時為家族留下了一大堆債務。但通過王室撥款,使家族避免了財政困難,這讓九歲時黎塞留得以入學納瓦拉學院以研修哲學。隨後,他開始為軍事生涯而接受訓練。

在黎塞留的最後歲月里他疏遠了很多人,包括教宗烏爾巴諾八世,因為烏爾巴諾拒絕授予他教宗使節的稱號。他甚至面臨一場未成功的奪權陰謀。晚年他的健康狀況完全惡化,在許多疾病中最嚴重的是眼疾與頭痛。在他意識到命不久矣之時,他將權力交給了馬薩林,1642年,黎塞留去世,終年57歲。臨終前,神父問他:「要不要寬恕你的敵人?」他答道:「除了公敵之外,我沒有敵人。」黎塞留被葬於巴黎大學索邦神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