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额丝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额丝雀
黄额丝雀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 黄额丝雀
拉丁学名:Crithagra mozambica Statius Müller,1776
别 称: 金青、大金燕、石燕
二名法:Crithagra mozambica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雀科 Fringillidae
属: 丝雀属 Crithagra
种: 黄额丝雀
分布区域: 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英文名: Yellow-fronted Canary

黄额丝雀(学名:Crithagra mozambica,英文名:Yellow-fronted Canary)俗称石燕、金青、大金燕,是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的一种鸟类。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视产地而定再细分为大金青、金青、吉打仔,为现今最普遍的观赏鸟之一。由于世界性鸟类贸易的盛行而被引入至毛里求斯、波多黎各、留尼汪、塞舌尔和美国等地。[1]

形态特征

黄额丝雀身长12.5厘米左右,色彩鲜艳,雄性外型与金黄丝雀十分相似,但体色比较暗 淡。

生活习性

黄额丝雀鸣声清脆悦耳,黄额丝雀通常生活在林地和田园间,结群活动。

分布范围

黄额丝雀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但由于世界性鸟类贸易的盛行而被引入至毛里求斯、波多黎各、留尼汪、塞舌尔和美国等地。

下级分类

C. m. caniceps:主要分布于毛里塔尼亚南部、塞内加尔冈比亚到喀麦隆北部;
C. m. punctigula:主要分布于喀麦隆中南部地区;
C. m. grotei:主要分布于苏丹东部、 埃塞俄比亚西部和西南部;
C. m. gommaensis:主要分布于厄立特里亚、西北部和埃塞俄比亚
C. m. barbata:主要分布于中非共和国肯尼亚西南部;
C. m. tando:主要分布于安哥拉
C. m. samaliyae:主要分布于刚果东南部、坦桑尼亚西南部和赞比亚东北部;
C. m. vansoni:主要分布于安哥拉东南部、纳米比亚东北部和赞比亚西南部;
C. m. mozambica:主要分布于肯尼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东北部;
C. m. granti:主要分布于莫桑比克南部和南非东部。

种群现状

金青与家养金丝雀(芙蓉鸟)的野生祖先有血缘关系,因而习性也很接近。日常饲养方法大致相同,但是金青的饲养要求更加高,而且繁殖难度更大。
黄额丝雀鸣声清脆悦耳,色彩鲜艳,在中国是传统的宠物鸟类,亦是中国非法鸟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鸟类之一。黄额丝雀虽然成功人工繁殖,但始终进不上市场需求,因此鸟类贸易中,特别是欧美地区,大部分的黄额丝雀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

保护级别

黄额丝雀为无危物种,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本物种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

野外的黄额丝雀,真好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