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額絲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額絲雀
黃額絲雀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 黃額絲雀
拉丁學名:Crithagra mozambica Statius Müller,1776
別 稱: 金青、大金燕、石燕
二名法:Crithagra mozambica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雀科 Fringillidae
屬: 絲雀屬 Crithagra
種: 黃額絲雀
分布區域: 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
英文名: Yellow-fronted Canary

黃額絲雀(學名:Crithagra mozambica,英文名:Yellow-fronted Canary)俗稱石燕、金青、大金燕,是雀形目燕雀科絲雀屬的一種鳥類。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視產地而定再細分為大金青、金青、吉打仔,為現今最普遍的觀賞鳥之一。由於世界性鳥類貿易的盛行而被引入至毛里求斯、波多黎各、留尼汪、塞舌爾和美國等地。[1]

形態特徵

黃額絲雀身長12.5厘米左右,色彩鮮艷,雄性外型與金黃絲雀十分相似,但體色比較暗 淡。

生活習性

黃額絲雀鳴聲清脆悅耳,黃額絲雀通常生活在林地和田園間,結群活動。

分布範圍

黃額絲雀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但由於世界性鳥類貿易的盛行而被引入至毛里求斯、波多黎各、留尼汪、塞舌爾和美國等地。

下級分類

C. m. caniceps:主要分布於毛里塔尼亞南部、塞內加爾岡比亞到喀麥隆北部;
C. m. punctigula:主要分布於喀麥隆中南部地區;
C. m. grotei:主要分布於蘇丹東部、 埃塞俄比亞西部和西南部;
C. m. gommaensis:主要分布於厄立特里亞、西北部和埃塞俄比亞
C. m. barbata:主要分布於中非共和國肯尼亞西南部;
C. m. tando:主要分布於安哥拉
C. m. samaliyae:主要分布於剛果東南部、坦桑尼亞西南部和贊比亞東北部;
C. m. vansoni:主要分布於安哥拉東南部、納米比亞東北部和贊比亞西南部;
C. m. mozambica:主要分布於肯尼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南非東北部;
C. m. granti:主要分布於莫桑比克南部和南非東部。

種群現狀

金青與家養金絲雀(芙蓉鳥)的野生祖先有血緣關係,因而習性也很接近。日常飼養方法大致相同,但是金青的飼養要求更加高,而且繁殖難度更大。
黃額絲雀鳴聲清脆悅耳,色彩鮮艷,在中國是傳統的寵物鳥類,亦是中國非法鳥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鳥類之一。黃額絲雀雖然成功人工繁殖,但始終進不上市場需求,因此鳥類貿易中,特別是歐美地區,大部分的黃額絲雀均直接從野外捕捉,這種非法鳥類貿易對野生鳥類種群造成極大的威脅。

保護級別

黃額絲雀為無危物種,受威脅程度較低,保護現狀比較安全。本物種未列入瀕危名單,但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嚴重威脅。

野外的黃額絲雀,真好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