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腹梅花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腹梅花雀(学名:Estrilda quartinia)体型小,雄鸟具有鲜明的色彩,羽色华丽。第一枚初级飞羽纤小;嘴圆锥形;脚细弱。常在地面集群觅食,主要以种子为食,兼食昆虫。会建造较大的半圆形鸟巢,每次可产4至5枚白色卵。营结群生活,大多十几至三几十只结群活动于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间,分布于非洲东部地区。

繁殖方式

每年9-10月间产卵及孵化为盛季,巢由雌雄鸟双方共同建造7-10天左右,放置在一个枝繁叶茂的灌木或高出地面约1-5米的树枝上,外部用粗草,内衬垫柔软的植物纤维如软草、花序和苔类,椭圆形结构,上方侧面有入口处。每巢4-5卵,双亲孵育约12-14天。雏鸡由父母喂反刍种子,离巢期约13-16天。[1]

形态特征

黄腹梅花雀体型小,体长约10厘米,重约7克。雌雄同色,雄鸟羽色艳丽,雌鸟略暗,翅短;头部颜色为灰色,鸟喙上部黑色,下部红色;喉部白色,背部橄榄绿色,下腹部和尾部红色,尾巴黑色,虹膜红色,脚爪黑色。嘴形粗短;翅圆形,第1枚飞羽短小,不超过大覆羽;中央尾形阔而稍圆。[2]

生活习性

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稀疏灌丛、牧草地、耕地、干草原和乡村花园。营结群生活,大多十几至三几十只结群活动于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间,有时同麻雀或鸦类形成混合群。叫声常常是一种尖细的“teei”或“tsi”音,但也有一种多变的吱喳声或尖锐的叫声;这些叫声在栖止和飞翔时都会发出。主要取食草籽,也啄食稻谷和少量甲虫、蚂蚁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刚果,苏丹,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莫桑比克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无危(LC)。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