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河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河猴

中文学名: 黄河猴

拉丁学名: hoanghonius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分布区域: 中国 山西 垣曲盆地

中国晚始新统的黄河猴(Hoanghonius)发现于山西的垣曲盆地。1953年又增加了两个下颌骨。黄河猴最初发现于山西垣曲盆地的 上始新统地层中,于1930年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Zdanksy命名为斯氏黄河猴Hoanghonius stehlini,最初被认为是属于鼠猴类的悬 猴类,现在则认为应该属于兔猴类。[1]


物种详述

悬猴类(anaptomorphimae)是主要的绝灭眼镜猴类型。生存的时代为早一晚始新世。分布在美洲的西北部和西欧。有不很特化的臼齿, 最后上、下臼齿有高和呈球状的主尖,北美早始新世的teronius是了解最多的悬猴类,头骨上显示出有较大的大脑半球,位置靠近的大眼眶,短的鼻和膨大的听泡。从耳区鼓室的结构来看,早第三纪的眼镜猴类不仅包括特化的类型和现生眼镜猴的祖先类型,而且也有发展到高等灵长类的类型。如产自法国始新统的尼古鲁猴(necrolemur),其形态特征远远超出了狐猴阶段而接近于猿类,但它不是猿猴的直接祖先。中国晚始新统的黄河猴(hoanghonius)发现于山西的垣曲盆地。1953年又增加了两个下颌骨。有些学者认为1930年的材料应置于兔 猴类。


兔猴科简介

兔猴科(Adapidae)是多样及已灭绝的灵长目,主要于5500-3400万年前始新世开始演化的。当中一个专有的亚洲特有种(西瓦兔猴)生存至中新世。兔猴科的化石主要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发现。它们是始新世两类分布至全北区的灵长目之一,另一类则是始镜猴科。


大部分兔猴科的特征包括细小的眼眶、长吻突、适合吃叶或果实的颊齿、并相对较重的身型(一般重于1公斤)。但是于始新世早期至中期的欧洲特有种(如Anchomomys)则很细小,少于约250克,并且是部分吃昆虫的。在如假熊猴属及兔猴属等都有细小的眼眶,可见它们 可能是白天活动的。始新世末期欧洲最少有一类兔猴科(原懒猴属)有大的眼眶,并可能是晚间活动的。


就像现存的灵长目,兔猴科有可以抓住东西的手及脚,手指及脚趾上有指甲而非爪。颅后骨骼显示大部分兔猴科都是树上栖息及四足行走的。北美洲的假熊猴属有极长的指,颅后部分则像现今的狐猴。另外,有些学者始新世末期欧洲有一类兔猴科适合悬挂及攀爬。


兔猴科的分类及演化关系备受争议,但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们是属于原猴。从兔猴科的脚跟及手腕有现今原猴的衍生相似性。不过,兔猴科缺乏了原猴的独特性,如齿梳子、二趾上的爪、缩小了的内颈动脉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