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芒上的风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麦芒上的风景》是中国当代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赏
一只蚯蚓在雨后爬出巢穴,它为大地奉献出渗着血液的酥软泥土。烈日暴晒下,那些泥土珍珠一般一粒一粒结在一起,凝固起来。不久它湿润的身体开始干瘪,好事者看到脚下的蚯蚓,用铲子将这柔弱的生灵拦腰斩断。鲜血和着泥土流出。痛苦的蚯蚓挣扎着翻滚了几下,然后仰首挺胸,将身体摆成一个问号,仿佛在问:奉献是一种过错么?它没有畏惧一把铲子带来的灾难,毅然努力寻找生命的出路,忍着疼痛,钻入地下。毕竟还有许多僵硬的泥土等待着它软化。蚯蚓的信念不在于怎样屈从于一把铲子的威风和厉害,而在于怎样把一块僵硬的土地变成生命的乐园。
弱小者用肉体去对抗,强大者用权势去征服。也许,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怎样去征服,而是在于怎样去适应和呵护。
记得有一次幸灾乐祸地在一棵茂盛的梅刺树上发现一个鸟窝,鸟窝里一只山雀正在孵小鸟。我正准备将鸟窝掏出来,突然从别处飞来一只山雀迅速地啄我的头,疼痛不己的我立刻缩手。
啄我的那只山雀发出求救的鸣叫,不一会儿引来许多同类,栖息在我周围的梅刺树下,愤怒而又激烈的叫个不停,它们形成强大攻势讨伐我的入侵。
最终,我放弃端掉鸟窝的可耻念头,我畏惧于山雀面对危机时的那种气势,那种风骨,那种信念。我只能怯弱地离开。
不起眼的山雀给我上了一课:不可看轻卑微者的力量,这种力量如同原子,小起来肉眼看不见,大起来太容。
星汉灿烂,苍茫辽阔。在历史的风雨无情的荡涤下,许多曾经辉煌的东西淹没在时间的烟尘中,有的腐朽,有的残缺,有的化为尘埃。但有些事物却一直流淌在岁月厚重的河床上闪闪发光。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这些故事能够以强大的生命力流传下来?
雄心壮志是一种气概,不渝信念是一种力量,海纳百川是一种气度。生命需要一份厚重作底蕴。人生需要一种淡泊作铺垫。支撑自己走向未来的不是外在的光华,不是盔甲和盾牌,也不是仰仗的财富和权势。
八月的大地麦子再也不象麦子,大地不再是大地,一根根金黄的麦芒独对苍穹,麦子的精气神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麦芒是麦子握在手中即将出鞘的一把宝剑吧,不对,麦芒应该是卑微者的一根脊梁。八月的麦子棵棵都是深邃的思想家。八月的麦芒根根都是优秀的士兵。金黄的麦芒收尽天下最美的风景,行走的麦子把麦芒推向高处,推向蓝天,推向一种历尽沧桑后的成熟。
蚯蚓、山雀、警卫鸟、麦芒,它们都是不起眼的,可很多时候麦芒之上的风景需要我们仰视才能看得真切、透彻。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夏季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 。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1]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