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麦松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麦松威
出生 1936年10月
香港
籍贯 广东鹤山
母校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 科研教学工作者
研究领域 超分子化学

麦松威[1] (1936年10月 - ) 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鹤山。是一位结构化学家,1960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96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伟伦研究讲座教授,曾任该校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背景

  • 1960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
  • 1963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2]

  • 1963年--1965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副研究员
  • 1965年--1969年,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 1969年起,任职香港中文大学,历任化学系讲座教授 、系主任 、理学院院长、理工研究所所长,现任伟伦研究讲座教授
  • 1999--2014年,任Polyhedron的中国地区副主编
  •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化学、无机合成、超分子自组装及晶体工程

科研成果

  • 在超分子化学领域,首例确定主客分子间可以氢键相连,阐明三类b-氢醌包含物的结构异同,开辟了新型尿素/阴离子包合物的发展方向
  • 无机化学方面,系统研究了甜菜碱类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键合模式
  • 在晶体工程领域,提出阴离子最高配位数的概念,结合银-银亲和作用,对类卤银盐和乙炔银的复盐、三盐及四盐深入研究,丰富了阴离子的配位化学
  • 与周公度合著的Crystallography in Modern Chemistry: A Resource Book of Crystal Structures (Wiley-Interscience, 1992) 和 Advanced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OUP, 2008)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在推动香港和内地学术交流和为国家培养科技青年人才方面作出多项贡献。

参考资料

  1. [1] 中国科学院学部
  2. [2] 个人图书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