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鹿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鹿鸣镇地处达(州)通(江)干线,是川陕路必经之地。全镇总人口12902人(2019),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镇之一。全镇有耕地面积6816亩,幅员面积34.4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810米,距县城45公里,十字街位居场镇中心,有居民3500余人,其中:中小学师生1400多人,是全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枢纽地带。

2019年7月24日,鹿鸣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

地理环境

鹿鸣镇系平昌县的东大门,地理环境较为恶劣,虽然说有一条跨省致富路横贯全镇,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人们生活条件极差,分布五丘六梁,是全县典型的旱山特困乡镇之一。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该镇实施的新村扶贫项目工作,效果明显,成绩显著。全镇新修村道路28.5公里,四级标美路8公里,基本达到了村村通公路;大力发展了养殖业,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养猪大户12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中等户48户,并建好了一个肉牛基地;在产业结构上,百姓挖掘潜力,寻找致富门路,充分利用中德项目实施的契机,栽植板栗2000多亩,80000余株,核桃500多亩,20000余株,银杏500多亩,20000余株,发展竹业2000多亩,效益可观。招商引资项目广泛,全镇外来兴办砖瓦厂2家,竹业开发公司1家,预制场2家,仿实木门厂1家,玻璃纤维厂1家,木材加工厂2家,投入水产养殖业3家,农村各项专业技术投入数家,可谓落后的鹿鸣场即将变成现代、小康和谐的新鹿鸣。

教育事业

平昌县鹿鸣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居达州、巴中两市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

学校创建于1951年,1991年分为“平昌县鹿鸣小学”和“平昌县鹿鸣初级中学”,1999年合并为“平昌县鹿鸣小学”。现有一所中心校,五所村校,1个教学点,有教学班45个,学生2286人,教职工87人。

鹿鸣小学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按照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要求,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巩固普九成果,规范职业道德,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育人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扎实搞好教研教改,积极探索课改,完成上级下达的课改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坚持德育首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为地方经济振兴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本校创立于1951年,校园占地面积22.5亩,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90人,2002年被巴中市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平昌县教育局授予“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2]

著名景点

鹿鸣镇鹿山寨

鹿鸣鹿山寨位于鹿鸣镇中心位置,在鹿鸣中心校背后或者说是鹿鸣中心校背靠鹿山寨。进寨入口在鹿鸣小学后门二十米处。鹿山寨为鹿鸣最高峰,与嘶峰村的嘶峰寨和尖山村的尖山寺遥相呼应成品字形摆开,其实颇为壮观。山寨门口有一庙宇镇守山门,山门险要更加突出了庙宇的临空感,遥望煞是壮观。鹿山寨由于位于鹿山村场镇旁故到山寨游玩人员颇多,每逢节假日游客倍增。进山观景拜神居多。由于山寨位高山险,也就成就了此山在鹿鸣人心中的地位,每每异地回乡之人都会到山头遥望场镇全貌,无不感叹家乡发展迅速。所以鹿山寨也就成为了寄托鹿鸣人思乡情怀,成为鹿鸣人的心里靠山。

山前有一鹿山水库和一古色古香的村落,水库常年为村子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水库也是未经干涸。所以说该村背靠青山面有明镜,实质乃一块鹿鸣镇真正的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之地。该村叫:中岭上。

鹿鸣镇嘶峰村

鹿鸣镇嘶峰村地处鹿鸣镇大门,通达路横贯全村,幅员面积6.3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社,有村民612户,共计2157人,劳动力1223人,外出务工人员891人,耕地面积1450亩,林地1160亩;现已改造成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302户,穿透结构87户,土木结构223户;全村已建沼气56口,现有机压井115口;村社道路已通4条共计7公里;现有库6个,塘20口,蓄水池池5口,渠道20公里;现用电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95%,通讯设备普及率80%;现有农业耕作机械3台;有村小学一所(水溪小学),共4个班,教师4人,学生156人;现有医务人员2人,一所村级卫生站;在职村干部3人:村支书一人,村主任一人,文书一人。村两委办公室地处水溪小学内。

鹿鸣镇石龙村

鹿鸣镇石龙村地处平昌南大门,通达路横贯全村,幅员面积6.35平方公里。辖14个农业社,有村民552户,共计2452人,劳动力1060人,外出务工人员510人,耕地面积1450亩,林地1160亩;现已改造成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236户,穿透结构121户,土木结构195户;全村已建沼气74口,现有机压井113口;规模化养殖户3户,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2户;村社道路已通3条共计6公里;现有库4个,塘24口,蓄水池池15口,渠道15公里;现用电普及率99%,电视普及率83%,通讯设备普及率78%;现有农业耕作机械9台;有村小学一所,共3个班,教师5人,学生213人;现有医务人员4人,无村级卫生站;在职村干部4人:村支书一人,村主任1人,文书1人,村主任助理1人(大学生村官),无两委办公室。[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