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鹿港城隍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鹿港城隍庙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电子报

鹿港城隍庙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是民祀城隍庙,旧称鳌亭宫,位于热闹的“鹿港不见天街唯一的阁港大庙,并建有俗称“饫鬼埕”的广大庙埕及庙侧隘门。

庙兴建于乾隆19年(1754年),供奉的城隍由福建石狮城隍庙泉州府石狮市,分灵而来,石狮城隍庙又是自永宁城隍庙分灵而来。而由于永宁城隍在明初时受封为“忠祐侯”,鹿港城隍庙便沿用此称号,而与一般常见的城隍称号有别。

沿革

鹿港城隍庙所供奉的神像由来据说是康熙初年一位在鹿港开设“日兴行”的永宁泉州府晋江县石狮乡永宁卫,今日石狮市高姓商人因货物失窃,而自故乡请城隍来捉拿窃贼。后来窃贼不久后便人赃俱获,而城隍也自此留在鹿港。

庙兴建于何时,有不同传说,依照《寺庙台帐》的说法,该庙兴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加上该庙为热闹的“不见天街”上却能在密集的街屋间建有俗称“饫鬼埕”的广大庙埕及庙侧隘门,而使这一说法得到支持。另一说则为道光十九年(1839年),可能是基于该庙现存最早的文物为道光十九年立的一对石柱而推定。目前庙方与文化局等单位采用的说法是后者。

道光廿八年(1848年)彰鹿地区发生大地震,城隍庙受到波及毁损严重,由于当时为鹿港的全盛时期,时任董事何海泉、 蔡万办、蔡仕兰等人发起劝募重修事宜,当年全鹿港各船户郊商、仕绅, 连远在台南的官署都响应捐输,终在道光三十年落成安座。重修后的城隍庙格 局更加完备,成门开三间为三进式的庙宇,具前埕、前殿、拜亭、正殿、 中庭、后殿的配置,加上其位置正在鹿港商业中心的五福街起点,庙埕前且是鹿港区劳动人口聚集消费所在,已成北鹿港相当热闹的活动据点。

特色

于1985年11月25日公告为县定古迹。台湾在清代的廿六座城隍庙中,由民间倡建并分香由泉州晋江石狮城隍者,目前,除台南忠泽堂外,当以鹿港鳌亭宫最具代表性。

鹿港城隍庙亦沿用祖庙“鳌亭宫”为庙名。正殿主祀城隍,城隍受封为“忠佑侯”,神龛上方“燮理阴阳”匾,诉说城隍爷职责掌管阴阳两界。 城隍庙,沿用泉州永明神庙“鳌亭宫”,经过几番拆建整修,成为今日样貌。正殿主祀城隍,城隍受封为“忠佑侯”,庙内的联句皆有“赏善罚恶”与警示世人行善的意涵。十六句: 善心善款 回向功德 消灾解厄 离苦得乐。[1] [2] 该庙屋顶同时采用筒瓦与板瓦,而在三川殿屋顶上的垂脊“下马路”内外两侧设置一排瓦当与铺水的作法,亦为该庙一大特色。此一作法在台湾仅有彰化孔庙大成殿用过。

资讯

电话:04-7788-545

地址:鹿港镇顺兴里中山路366号

交通

自行开车 国道一号:由彰化交流道下→转142县道→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省道:彰化→转19号省道→转142省道→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省道:由大甲镇→接17号省道→往鹿港方向直行→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国道一号:由埔盐交流道→走东西向快速道路→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搭乘大众运输

由台北搭往鹿港的统联客运,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由台中、彰化搭往鹿港的彰化客运,即可到达鹿港城隍庙

影片

鹿港城隍庙传奇 闽县令抗倭殉国 封忠祐侯城隍《现代启示录精华》
990709鹿港城隍爷生 全省会员齐聚祝寿

 

参考文献

  1. 鹿港城隍庙 鳌亭宫见证历史,Yahoo新闻,2019-7-5
  2. 鹿港城隍庙 要你管好自己,中国时报,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