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鸿爪雪泥话师恩(鄢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鸿爪雪泥话师恩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鸿爪雪泥话师恩》中国当代作家鄢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鸿爪雪泥话师恩

四年弹指一挥间,鸿爪只留雪泥前……”

得知2022年是赵义山老师从事高校教育和学术活动四十周年的纪念之年这一消息,这两句诗就立刻浮现在脑海里。这是义山先生在四川师院中文系86级毕业晚会上口占一绝中的诗句,是义山先生给我们1986级学子的毕业赠言。

成语“雪泥鸿爪”源自于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大文豪苏轼的诗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对该诗意旨比较主流而中肯的评价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来去无常的惆怅,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犹如冬夜微火。义山先生看似信手拈来的两句诗,活用成语、巧妙用典,饱含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弟子的无限深情,折射出匠心独运的难言情愫,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先生胸怀的博大与谦逊。当时闻听此语,顿觉“于我心有戚戚焉。”

来之不易的、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不算短暂,但在今天看来,不说光阴虚度,总感觉仅似鸿雁茫然地、随意地在雪泥上留下了一些痕迹而已。当年,一个农家子弟,除了帮家里干点农活、杂活,就是闭门读书,准确地说,是看课本——“六门大炮,对准高考”。跳出农门,来到大学校园,是相当青涩的。性情木讷、脸皮又薄,啥也不懂,啥也没想,只知道像读高中时那样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读书。曾经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有一个职责是把全班的作业收起来送给授课老师批改,具有名正言顺地接近老师的便利条件,然而,有方言缺陷、普通话说得很LOW的我,都没想到籍此跟老师套套近乎,以获得特别的关照。老师授课,自己学习,像两条平行线,几乎没有和老师有过私交。不过,这并不排斥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和他(她)讲的课,比如给我们讲授《现代汉语》的兰霞老师,讲授汉魏六朝文学的佘正松老师,讲授唐宋文学的赵义山老师等等。

记得义山先生给我们讲授唐宋文学时的一些情景。是全程站着讲的,情绪并不似佘正松老师那样高昂、激情澎湃。感觉义山先生发音的共鸣腔比较特别,印象最深的是,义山先生给我们赏析的杜甫的《登高》。当时,我们还没有学习《音韵学》,对首句入韵、平仄对仗等这些还没大在意。当义山先生讲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就深深地把我吸引了。上联,作客、常作客、万里作客、悲秋做客,与下联的登台、独登台、多病登台、百年登台逐层推进,相互呼应、叠加,把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先生的讲解,抽丝剥茧、声情并茂,让我听得如痴如醉,都忘了做笔记了,还是课后抄寝室同学的,结果又回味享受了一番。

作为母校86级的学子,我们是拿着南充师院的录取通知书报到、揣着四川师院的毕业证走出校门的。尽管母校现在已叫“西华师大”,就读的中文系也已变成了“文学院”,但大家对“南充师院”情有独钟,问起哪儿毕业的,回答是不卑不亢的“南师”二字。所建的年级QQ群、微信群都冠以“南师中文86”字样。年级共举办了两届同学会,地点都选在母校的老校区。同学会上,院、系领导来了,班主任、辅导员来了,部分授课的老先生们来了。两届同学会上,都有义山先生的身影。特别是2010年8月的第二届同学会上,义山先生气宇轩昂、儒雅和蔼,几个男同学觉得自己已老大不小了,而先生仍是风采依旧,便私下叫义山先生“义山哥哥”,结果被班主任欧明芳老师听见了,她也不护短,当面就告诉了义山先生。义山先生坦然一笑,饶恕了他这顽皮可爱的弟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86级的同学已走出校门30多年了,而义山先生依然战斗在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一线,并且是学界泰斗级别的人物了,作为曾受恩于他的学生,倍感荣幸与骄傲,于是想到了先生送给我们的“鸿爪雪泥”诗句。当年,义山先生即兴的口占一绝,应该有四句,现在能够冲口而出的只有前两句,在记忆的脑海里反复搜索,依稀记起最后一句好像是“他日相聚是何年”,但第三句实在想不起来了。想找当年的学习笔记,上面一定有相关记录的,遗憾的是,这些东西当年留在老家乡下了,而今早已无处可寻。找了几个自认为在这方面很细心的同学帮忙回忆,也没得到满意答复。

唉,这鸿爪雪泥呀。[1]

作者简介

鄢 平,四川资中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