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鳞皮云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鳞皮云杉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鳞皮云杉

拉丁学名:Picea retroflexa Mast.

别 名:箭炉云杉(中国树木分类学),

密毛杉(中国裸子植物志)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松科

亚 科:冷杉亚科

属:云杉属

组:云杉组

种:鳞皮云杉

命名者及年代:Mast.,1906

鳞皮云杉(lín pí yún shān),学名:Picea retroflexa Mast.,俗名:白松、大果云杉、大云杉、异鳞云杉、茂县杉、茂县云杉、密毛杉、箭炉云杉、鳞皮云杉,异名:Picea retroflexa Picea gemmata Picea ponderosa Picea asperata var. ponderosa Picea asperata subsp. ponderosa Picea asperata var. retroflexa ,是松科云杉属乔木,高可达45米,树皮灰色,裂成不规则的块状薄片,一年生枝金黄色或淡褐黄色,稀微有白粉,冬芽圆锥形,微有树脂,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斜展或微向外反曲。主枝之叶辐射伸展,侧生小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四棱状条形,常多少弯曲,球果圆柱状或圆柱状椭圆形,苞鳞窄三角状匙形,种子斜卵圆形,种翅淡褐色,倒披针状矩圆形,5月开花,10月球果成熟。 鳞皮云杉是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中国四川岷江支流杂谷河流域、大渡河流域上游和雅碧江流域及青海东南部(班玛),生长在海拔3000-3800米、气温较低、气侯稍干、温凉、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常组成小片纯林,或与川西云杉、鳞皮冷杉或麦吊云杉等针叶树种混交成林。 木材黄白色,较轻软,纹理直,结构细,比重0.55-0.66,有弹性。可作建筑、飞机、枕木、电杆、舟车、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松脂。根、木材、枝桠及叶均可提取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材质优良,生长快,适应性强,宜选为分布区内的造林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植物标本馆 ) [1]

鳞皮云杉植物学史

关于Picea gemmata Rehd. et Wils.的分类问题,《中国植物志》编委们研究了该种的同号模式标本(E. H. Wilson 2067号) ,并在原产地(四川康定大炮山)观察了该种类型的林本和鳞皮云杉的林木。《中国植物志》编委们认为Picea gemmata Rehd. et Wils.和鳞皮云杉的树皮开裂情况,叶端锐尖,小枝颜色和球果、种鳞形状均相同。据A. Rehder及E. H. Wilson的记载,Picea gemmata Rehd. et Wils 的小枝有密生柔毛,冬芽下部的芽鳞和叶枕有柔毛,但是鳞皮云杉的小枝及冬芽下部的芽鳞和叶枕从无毛、有疏毛到有密毛,有一系列中间类型,不能据此分为两种。因此《中国植物志》编委们认为Picea germmata Rehd. et Wils.应与鳞皮云杉合并为一种。

J. W.Wright将云杉及其两个变种"var. notabilis Rehd. et Wils. "与"var. ponderosa Rehd. et Wils."和近缘种:白皮云杉Picea auraritiaca Mast.,鳞皮云杉Picea retroflexa Mast.,白扦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与Picea heterolepis Rehd. et Wils.归为一类,称为“云杉复合种”,他认为从栽培的这类云杉,的生长证明,云杉和鳞皮云杉是有遗传性的区别的(可见Forest Science 1 (4):331. 1955)。《中国植物志》编委们研究了上列各种云杉的同号模式标本及其原产地和分布区的大量标本,并在四川岷江流域上游的松潘、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及康定折多山、榆林宫、丹巴大炮山、雅江等地作了野外观察。《中国植物志》编委们认为云杉、白皮云杉、鳞皮云杉、白扦的形态特征,虽然较近,但各有其稳定的区别和不同的分布区,应分为4种。云杉与鳞皮云杉在四川北部杂谷河上游和大、小金川上游山区虽在同地生长,但两者的区别显著。

鳞皮云杉形态特征

鳞皮云杉是 乔木,高达45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裂成不规则的块状薄片,脱落前四边挠离,脱落后露出褐色或深褐色内皮;一年生枝金黄色或淡褐黄色,稀微有白粉,有毛或无毛;冬芽圆锥形,微有树脂,基部芽鳞的背面有纵脊,无毛或有毛,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斜展或微向外反曲。

主枝之叶辐射伸展,侧生小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下面之叶向两侧伸展成两列状,四棱状条形,常多少弯曲,长1.3-1.8 (-2.5)厘米,宽约1.5毫米,先端渐尖、锐尖或微急尖,横切面四棱形或微扁,四边有气孔线,上面每边6-7条,下面每边4-5条。

球果圆柱状或圆柱状椭圆形,幼时紫红色,成熟前种鳞上部边缘紫红色,背部绿色,熟时褐色或淡褐色,长8-13厘米,径2.5-4厘米;中部种鳞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长2-2.5厘米,宽约1.6厘米,上部圆或三角状,先端不裂或微凹,或二浅裂;苞鳞窄三角状匙形,长约5毫米;种子斜卵圆形,长约4毫米,种翅淡褐色,倒披针状矩圆形,宽约5.5毫米,连种子长1.5-2厘米。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鳞皮云杉生长环境

生长在在海拔3000-3800米、气温较低、气侯稍干、温凉、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常组成小片纯林,或与川西云杉、鳞皮冷杉或麦吊云杉等针叶树种混交林,在2600-3300米的阳坡下部常与高山栋、桦木、白蜡树、槭树等落叶阔叶树组成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

鳞皮云杉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四川岷江支流杂谷河流域、大渡河流域上游和雅碧江流域及青海东南部(班玛)。

鳞皮云杉主要价值

木材黄白色,较轻软,纹理直,结构细,比重0.55-0.66,有弹性。可作建筑、飞机、枕木、电杆、舟车、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松脂。根、木材、枝桠及叶均可提取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材质优良,生长快,适应性强,宜选为分布区内的造林树种。

参考来源

  1. 鳞皮云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