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鲁山扁鹊庙千古(乔显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鲁山扁鹊庙千古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鲁山扁鹊庙千古》中国当代作家乔显德的散文。

作品欣赏

鲁山扁鹊庙千古

庙原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庙字的俗称。鲁山扁鹊庙就是作为祭祀战国名医扁鹊曾经在张官营当地行医,悬壶济世,名存千古的地方。顺着311国道,叶县至鲁山方向,过后城,到前城,古代犨城附近,路北紧邻国道北侧,有庙曰“扁鹊庙”。史书记载,鲁山商余口本是唐代大诗人元结的老家,当地亦有药王孙思邈庙。鲁山古八景之商峪灵药商峪山有诗为:“雾绕藏灵气,结庐偕草青。日出商峪醒,世隐古风听。相望青条岭,寄思碑刻亭。诗余知百药,习字悼元灵。”据《鲁山县志》记载,商峪山位于鲁山县城东南马楼乡境内,山上古时盛产灵药,唐代诗人元结曾结庐在此。民间传说,从商余山到新城区滍阳街是古代要是药市。因此,不难理解,鲁山何以有扁鹊庙和孙思邈庙等,跨越千年,等闲今日。

扁鹊之名。扁鹊,公元前407-310。作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其早于孙思邈。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由于医术精湛,被敬称为“扁鹊”。其名字来历有三。一是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二是从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原指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三是卢医。《史记正义》说,扁鹊“家于卢国”又称卢医。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有扁鹊的形象,他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既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人。而从《史记·扁鹊列传》中知道,扁鹊“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意思是说,他凭着医术高明,在赵国被老百姓称之为“扁鹊”。

扁鹊之师。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无独有偶,1994年,我和同学,今山东菏泽电视台专题部主任房俊涛一起到唐山出差,夜宿一家旅馆,遇到了一位来自山东龙口跑供销的业务员,由于他见多识广,言谈举止深深打动了我们。于是,我们购买烧鸡、酒请他吃饭,酒足饭饱后,他敞开心扉,给我们传授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生存技能。此类相通,让我们与扁鹊感同身受。同时,近在鹰城后山的汉代张良,也有遇到黄石公的奇遇。就这样,扁鹊得书,习练成医。

扁鹊之医。任何医生都有学习之时,也有实践的生活。当年,扁鹊行医来到了鲁山张官营这个楚韩相交的地方。由于当地人对他知之甚少,加之他医术起初也不精,运气欠佳的扁鹊屡屡碰壁。即便是遇上一两个病人,也往往不能对症下药。更为可怕的是,扁鹊不看则已,一看就是一个死字。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怂恿他的小舅子试试扁鹊的医术。一天,他的小舅子正在帮人修建房屋时,从房上跳下来,然后倒在地上装病。众人赶忙请来扁鹊。谁知扁鹊一把脉,就说肠子被摔断了,要人赶紧安排后事。结果小舅子还真的死掉了。众人见扁鹊把活人看死,根本不敢找他行医。此时,连扁鹊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后来,扁鹊就找人占卦,卦象显示,除非是他老婆脚重八斤半,就会行好运,到时候即便是死人他也能把魂唤回来。扁鹊摇摇头,那个时候,他还真不如朱元璋,好歹有个大脚女人——马皇后。这可怎麽办呢?他苦思冥想,也没有什么头绪。一天,下大雨,附近犨河水势上涨,乡间道路泥泞不堪。他在前面走,把老婆甩得远远的。于是,他时不时地催促老婆赶快走。老婆不无埋怨地说:“路上稀泥汤,脚上沾满了泥巴,要有八斤半重,根本走不快呀!”扁鹊初听此语,茅塞顿开。莫不是命中注定自己能够行医了不成?他想到卦象应验,心中十分欢喜。

须晴日,运气便真的好转起来。这一天,扁鹊行医途中遇到来自附近村庄的一支送葬队伍。他赶忙躲进路边庄稼地里,看到棺材从眼前抬过去时,顺着棺材滴有血迹。而且凭着判断,扁鹊认定血迹颜色新鲜如初,不可能是死人的血液。一问,才知道遇到了一名产妇难产,因大出血而死。经他提醒,可能是遇到血晕症了,产妇是暂时性休克。他拦住送葬队伍,强烈要求打开棺材,并拿出银针进行针灸。时间不长,产妇睡眼朦胧地睁开了眼睛,接着也把孩子顺利产出。扁鹊真的做到了能把死人医活。当地人把扁鹊“一针救两命”传为美谈。此事后被绘制在鲁山扁鹊庙大殿的东山墙上。

扁鹊行医名声传开后,就在张官营镇的大贾村改为坐医。由于扁鹊行医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前来寻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加之,鲁山商余口自古都是药市,当地人把行医作为一种职业。于是,前来向扁鹊求学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后来,连扁鹊的徒弟也成为医术高明者。这市,扁鹊决定,继续他的行医生涯,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计划,以便解救更多的人。

扁鹊之术。医者自有高低,扁鹊成名,得益于高超的医术。春秋战国,周游各国,不只是儒家孔子所为,诸子百家,概莫如此。扁鹊有本事后,责无旁贷地把故乡当做自己报效的对象。《史记·扁鹊列传》中记载,“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因此,赵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之后,扁鹊西行遇到虢太子死,扁鹊自告奋勇要把死人救活。派他的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又派他的弟子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从此以后,天下人把扁鹊传得神乎其神,“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很谦虚地说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侯病深讳医,最后,扁鹊不得以逃走了。扁鹊总结出病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秦二》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除了上述几个典型事例和其总结行医的经验,扁鹊的医术还体现在术有专攻上,《史记·扁鹊列传》说,“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同时,随俗为变。使其深受人们拥戴。

[1]

作者简介

乔显德,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