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鲁坦726-8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鲁坦726-8是最接近地球的联星恒星系统,是鲸鱼座最靠近的恒星,其中的一颗成员是著名的闪光星:鲸鱼座UV(鲁坦726-8 B)。.

虽然鲸鱼座UV不是被发现的第一颗闪光星,它却是这类恒星最著名的例子,甚至这类变星有时就称为“鲸鱼座UV变星[1]。它的光度变化极端剧烈:例如,在1952年,它的亮度仅仅在20秒内就增加了75倍。鲸鱼座UV是一颗光谱分类为M6.0的红矮星。

恒星系统

这个恒星系统是在1948年被威廉·雅各布·鲁坦在制作高自行恒星目录时发现的;他注意到它的自行量高达每年3.3弧秒,并编目为鲁坦726-8。从地球看,这两颗恒星有着非常相似的亮度,它们的视星等分别为15.3和15.8,互绕的轨道周期为26.5年。两颗星的距离在2.1到8.8天文单位间变化著,鲁坦726-8位于鲸鱼座,与太阳系的地球距离大约是2.63秒差距(8.57光年),是离地球第七近的恒星系统。与它接近的恒星是天仓五(Tau Ceti),距离0.88秒差距或是2.87光年。如果它的径向速度为+29.0km/s,那么大约在28,700年前,鲁坦726-8和太阳之间的最近距离为2.21秒差距(7.2光年)。

鲁坦 726-8 A在被发现是变星之后,被命名为鲸鱼座BL(BL Ceti),这是一颗光谱分类为M5.5e的红矮星。它是一颗耀星,但是它的行为和表现并没有鲸鱼座UV那样的显著或极端。鲸鱼座BL也称为G272-061。

在鲁坦726-8 A被发现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更暗淡的伴星鲁坦726-8 B。跟A星一样,B星是一颗变星,并依据变星命名被命名鲸鱼座UV(UV Ceti)。虽然鲸鱼座UV不是被发现的第一颗耀星,它却是这类变星最著名的例子,甚至这类变星有时就称为“鲸鱼座UV型变星”。它的光度变化极端剧烈:例如在1952年,它的亮度仅仅在20秒内就增加了75倍。鲸鱼座UV是一颗光谱分类为M6.0e的红矮星[2]

大约31,500年后,鲁坦726-8和天苑四(Epsilon Eridani)之间的最小距离将会缩短至大约0.93光年,临时它会穿越天苑四周围可能存在的彗星云(类似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并可能对一些围绕天苑四公转的彗星产生重力扰动。两个恒星系统在1光年内相互通过的持续时间约为4,600年。

鲁坦726-8被认为可能是毕宿星流的一部分

视频

SpaceEngine宇宙模拟,临近太阳系恒星 ,鲁坦726-8双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