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喦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喦寿,微生物学家,应用化学家。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从2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应用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研究发酵生产酒精和腐乳等方面做出了显着贡献。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除发表82篇论文外,还写过(农业微生物学)与(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法)两种大学用书,及高中化学新教材课本,对国防、对国家经济和对教育,都有很大贡献。[1]

魏喦寿,字孟磊。1900年7月23日出生。1921年,毕业于南洋中学。1922年,赴日本留学,入读京都大学化学工程科,主修化学和微生物学,期间进行了真菌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京都大学求学期间,师从当时日本微生物化学权威喜多源逸教授。

社会职务

1927年毕业,回国,1927年-1930年,就职于国立卫生实验所(上海),任研究员。1929年,出任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教授。1930年-1937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教授,并兼任农业化学系系主任。担任中央大学教授期间,开始致力于用近代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1935年,经民国实业部举荐,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期间魏喦寿曾试验用甘薯生产酒精,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生产研究的先例。魏喦寿并筛选酵母品种,采用良种纯种酵母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1937年-1945年,魏喦寿担任中国国家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总工程师。魏喦寿主持在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创建了内江、泸州、昆明酒精厂。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条件非常艰难,但这三个酒精厂在魏喦寿领导下仍连续出产酒精,保障了战争时期稀缺的能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魏喦寿奉命赴台湾接管日本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魏喦寿并出任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并兼任化学工程系主任。魏喦寿同时在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授课,主讲微生物学。1957年,魏喦寿在台湾创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57年-1973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1973年6月4日,逝世于台湾。

魏喦寿在日本求学期间,1926年即以大学生的身份出席了在东京举行的环太平洋地区科学会议,向会议提交了他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两种新的致东方木结构房屋腐朽的霉菌”。这表明魏喦寿从一开始就将研究工作紧密结合人类的生活。在此后的40余年中,他始终不渝地献身于发展中国的现代应用微生物学及其生产事业。1927年归国后,他在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带领学生们从事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研究工作,1929年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他在腐乳中分离的一个毛霉新种,1931年他和他的学生方心芳一起在《新农通讯》上发表了“中国酱醪中之数种酵母菌”,他分离的一种拟青霉曾被青霉菌专家C.汤姆(Thom)于1930年出版的《青霉菌》(ThePenicillia)专着所收录,这是中国科学家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出的第一批工业微生物菌种,为中国工业微生物学进行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从1959年开始,他主持编纂了《应用微生物图谱》,这部着作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年报中分15次连续刊登了11年,从中反映出他对各类微生物认识和驾驭的高深造诣,对于科研、教学乃至产业部门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喦寿在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时,曾试验利用甘薯作为生产酒精的原料,并采用纯种酵母菌发酵以提高发酵效率。抗日战争期间,他领导的酒精厂在当时的大后方起了示范的作用,后来其它多个省都按照他提出的生产工艺建立起酒精厂,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7年他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之联合作用”,向国外介绍了中国白酒酿造中用麦子制成的酒曲是结合采用了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可以协同地完成淀粉的液化和糖化过程。这一论文不仅从酶学水平总结和提高了传统东方酿造工艺中的复式发酵过程,而且后来被成功地应用于印染工业的退浆工艺中去。

腐乳研究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魏喦寿是迄今为止研究腐乳最系统和深入的科学家。他从20年代后期开始就对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腐乳进行研究,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后期,他在1968年完成的腐乳研究的《技术总结报告》,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当时具有最高水平,直到今天也是有关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成就和在他临终那年出版的《高粱酒》一书,表明他对于中国传统发酵技术所具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着他重视总结提高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遗产,并从中吸取其精华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早在30年代,魏喦寿即在日本《发酵协会志》上多次发表过他以紫外线照射观察青霉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结果。这在当时是少见的。1953年他发表的“紫色花蜜腺酵母菌之研究”一文,介绍了他早年在紫外线下观察微生物的经验,成功地鉴定了从植物蜜腺中分离的用肉眼难以区分的红酵母。此外,在50年代他还用较多时间研究过藻类单细胞蛋白,连续报道过他对绿藻的生长、代谢和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他还研究过柠檬酸、谷氨酸等的发酵生产和海水中的非硫细菌。

作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人和所长,魏喦寿为筹划和建设该所付出了许多精力,对研究所的发展功绩卓着。他在化学方面也从事过多方面的研究。他进行过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建立了放射性元素钍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过从海水中提取铀和制备感光乳剂等。

学术成果

1929年,魏喦寿在中国传统食品腐乳中分离一种毛霉新种,美国著名的《Science》刊登了这一发现。

1931年,魏喦寿分离出一种拟青霉素,是中国科学家从发酵器械中分离出的第一批工业微生物菌种。

1959年,魏喦寿开始编写《应用微生物图谱》,为工业微生物领域重要参考书籍。

20世纪50年代晚期,魏喦寿开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食品腐乳的研究,并于1968年完成其总结报告。

主要论著

1魏喦寿(主编).化学词典.上海:中国科学仪器图书公司,1930.

2魏喦寿.高粱酒.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3魏喦寿,张曙明.农业微生物学.台北:正中书局,1972.

4魏喦寿,张曙明.农业微生物实验法.台北:正中书局,1972.

视频

魏喦寿 相关视频

显微镜观察一滴脏水中有多少微生物?
微生物简史:大多数对人体有益,并不都是传染病的始作俑者

参考文献

  1. 微生物化学家魏喦寿教授简传 ,豆丁网 ,201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