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魂合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魂合猪
图片来自搜狐网

魂合猪,当天夜里,夫人在熟睡的时候,梦见自己不觉中进入厨房。只见厨师刀磨得霍霍有声,婢女仆人围着待命。忽然她的灵魂与被绑待杀的猪合为一体,厨师上前抓住她的蹄子,放置在大木凳上,按住她的头,用利刀刺入喉部,只觉得痛彻肺腑。接下来又把她放入沸腾的开水中,拔毛刮身,痛楚遍满全身。然后又从脖子至到肚子下面剖开,痛苦极其难以忍受

原文

浦城县县令某公,很早以前就戒杀生。然而他的夫人性情暴躁、乖张,喜好吃众生的肉。天天以屠杀这些众生为乐。在她过生日的时候,命令厨师提前预备菜肴,打算大罢宴席。厨房猪羊排成队,鸡鸭成群,个个都在伸长脖子哀鸣,等待被杀。某公看在眼里,心生怜悯,对他的夫人说“你逢上过生日,它们却处于被杀的地步。按理应当把它们放生,用来祈求福寿。”夫人说:“如果遵照你的教训,禁止男女结合,不吃这些动物。那么数十年后,人类将灭绝,天下到处都是禽兽了。你不要说这些老人家抹桌布之类的废话,我可不受人欺负。”某公知道她不可劝戒,叹息着走开了。

当天夜里,夫人在熟睡的时候,梦见自己不觉中进入厨房。只见厨师刀磨得霍霍有声,婢女仆人围着待命。忽然她的灵魂与被绑待杀的猪合为一体,厨师上前抓住她的蹄子,放置在大木凳上,按住她的头,用利刀刺入喉部,只觉得痛彻肺腑。接下来又把她放入沸腾的开水中,拔毛刮身,痛楚遍满全身。然后又从脖子至到肚子下面剖开,痛苦极其难以忍受。灵魂挣扎要想甩开肝肠,突然就分开了,感觉灵魂飘泊中没有依靠。不料,过一会后,又与羊合二为一,她恐怖之极而狂号不止。而婢仆们却旁边在嗤嗤憨笑,好像根本没看见一样。这次被杀戮的惨痛,又加倍于刚才杀猪。之后又是杀鸡宰鸭,夫人没有不以身体感受承当的。全部都杀遍了,惊魂稍觉安定。不料,老仆人又拿了一条鲤鱼来,灵魂又附着在了鱼身。听到一个婢女高兴地说:“夫人最喜欢吃这个了,她正在熟睡呢,快交给厨房里剁成鱼圆,用来准备明早的菜。”于是下人除鳞剔胆,斩头去尾。在除鳞的时候身体就像细细被刀剐,在剔胆的时候又如同破腹一般苦痛。等到放在砧板上,下人用利刀细细地剁碎,铮铮有声,此刻只觉得一刀一痛,似乎好像化作千万亿个身体,受寸寸分裂的酷刑。这时,夫人用尽力气狂呼,才醒了过来。恰巧此刻小丫环进来说:“鱼圆已准备好了,可以吃早饭了。”夫人吓得命令立即退回去。回想梦中恐怖的境界,汗如雨下,因此吩咐停止宴席。某公觉得蹊跷,详细追问,她才把梦中的经历全部说了出来。某公笑着说:“你不信佛,如果不让你亲身感受各种苦痛,怎么能放下屠刀呢?”夫人只是摇头不说话。从此断荤吃素,与某公共守不杀生的戒律。[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