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维岳

[图片网址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国民政府南京军事参议院参议 高维岳

高维岳(1875—1938)字子钦。辽宁锦县(今凌海市石山镇)人[1]。东北讲武堂毕业。1875年(清光绪元年)生,1900年从戎,在朱庆澜将军的巡防营任司书[2]。1907年入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二班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回东北,适逢奉天巡防营整编,遂到孙烈臣前路巡防队任哨长、哨官。1912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军官军士团教育长,后任奉军二十七师参谋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第九军军长,同年8月任察哈尔特别区都统。都统署便设在张家口[3]

快速导航:词条图册

出生日期: 1875年

出生地 :辽宁锦县

中文名称: 高维岳

逝世日期:1938年

毕业院校:东北讲武堂

职业 :军人

目录

1上任之初

2市政建设

3功不可没

4民族气节

5与世长辞

6词条图册

目录

1上任之初

1927年,高维岳为大境门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大好河山”这四个字。

高维岳上任之初,察哈尔民众对奉军毫无好感,认为奉军不少头目出身草莽,军纪军风定然不好。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高维岳治军很严,他常常微服私

查,发现妄生事端者,统统予以严处。因高维岳责打过有过失之士卒,故有了“高二打爷”的绰号。出于敬畏,当时军中还流传着如此之说:“谁要倒霉

或做了亏心事,就会在街上碰见‘高二打爷’。”

那时,在张家口一些公共场所(戏园子、茶肆、书场等),常常有地痞流氓寻衅闹事。高维岳建立了军警巡查制度。每家戏园子开戏前,即来一支由五六名

军人组成的“督察队”负责压场。他们荷枪实弹,坐于特设的“弹压席”内。带队军官入场时还手持一支约三尺长的木箭,上书“察哈尔高”四字。这支

令箭标志着高都统赋予“督察队”的临场处置之权。当时,百姓们叫此箭为“大令”,可见其威力之大。

2市政建设

在市政建设上,高维岳缺少前任都统张之江、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那样的革新和进取精神,因此没有什么突出建树,但他对前任留下的市政设施的保护还

是不遗余力的。对前任建的上堡公园和水母宫继续加强管理,派员负责日常养护,不断增加花圃林木面积;对新筑的全城第一条马路,仍按旧规分道行

车,并坚持了每日由清洁队负责清水泼街的办法,从而保持了街道的整洁。

在奉军中有儒将之称的高维岳,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因此,他对保护文化古迹格外精心。张家口古建筑甚多,其中明清时建的庙宇最具代表性。他

令手下四处张贴由他签署的布告,布告中列明保护措施和处罚条款,使人人皆知,个个遵守。高维岳在1927年暮春时节题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即

是他挚爱祖国大好河山心迹的坦露,也是他作为一名儒将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示。

3功不可没

高维岳在张家口期间,其功不可没,其过亦不应掩。过之大者,是奉命杀害了共产党人多松年。多松年系中共早期党员,蒙古族,曾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

工委书记,1927年曾代表绥察二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抵北平,正值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绥察党组织惨遭破坏之时,

但他不避艰险,仍然来到张家口,力图恢复党的组织。结果,由于叛徒告密,多松年不幸被特务逮捕,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张家口清河桥畔(原大铁桥畔),

其尸体被工友们掩埋在西山坡的荒冢中。

高维岳在察哈尔任都统二年后,调回奉天,在“九一八”事变前张作霖自任陆、海、空军大元帅时,张敕令加封高为“岳威上将军”,并在其家乡石山镇西岭及东河洼子分别立九眼透龙石碑各一座,以彰其德。

4民族气节

“九一八”事变前,高维岳正在南京军事参议院任参议。奉军出身的他,自然对东三省的局势格外关心。事变后,他频频致信友人,了解东三省沦陷情

况。此后不久,高维岳调到北平军事委员会任职。1933年2月,日寇侵占热河,长城抗战枪声打响,在日本人进关前,北平军分会转移到西安,高维岳因

年老体弱未能随行。他家住北平地安门附近的前圆恩寺胡同,从早到晚,足不出户,为国家忧,因病体苦,生活窘困,苦不堪言。

日军进占北平后,日本人曾让北平宪兵司令部的邵文凯几次到高家,邀请高维岳出山任职,皆遭高拒绝。他说:“我不能当汉奸给日本人干事,当亡国

奴。我愿当汉奸在东北就当了,那还能保住我的家产(日本人在1932年侵占锦州时,把高家房产没收了)。

5与世长辞

国破家衰,高维岳从此无一日心安。1938年10月,终至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他在临终时对家人说:“我为官多年,虽无功于国,无益于民,但未尝不以

国家民族为念。日寇入侵,我也未失掉中国人的气节,未给他们当傀儡官。我多年的薪俸所积,亦不足以养你们到老,你们自谋生计去吧!”言讫而终。

高维岳死后,灵寄北平 。

6词条图册 高维岳高维岳 词条标签: 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