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橋下(溫燕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架橋下》是中國當代作家溫燕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高架橋下
在我的工作單位前面,有一座公路高架橋,高架橋中間,是一個圓盤。圓盤中心矗立着一根高高的燈柱,下邊種了些花草什麼的,沒什麼獨特,倒是圓盤的外圍,由於管理人員拿不定主意,景觀經常有變化。
先說高架橋下那幾塊空地吧。高架橋剛做起來那會兒,各道口旁邊的空地被人種上棕櫚樹和一些劍蘭。當時我覺得很納悶:這些植物頭上頂着那麼厚實的水泥橋面,根本不可能有陽光雨露,這些棕櫚和劍蘭又怎能成活呢?果不其然,一個春天過去了,這些東西變成了枯枝在那兒僵立着,仿佛在訴說自己生命的流逝。
不久,這些植物被連根拔走,只留幾個大坑在那兒。沒幾日,又冒出幾張泥桌泥凳,邊上豎着幾株寫意的水泥樹。望着周圍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輛,我不敢相信自己會有閒坐其中的雅興。至於別人,我估計想法也和我差不多,要不然那幾張桌凳和樹也不會消失得那麼快了。
這之後,那幾塊空地被鋪上了水泥,周圍也用鐵柵欄圍起來了。裡頭經常放着些上了鎖的三輪車,大約要收存車費的。柵欄外,一些老頭放張木椅和一個帶鏡子的臉盆架,開始給人剃頭,這看似簡陋的剃頭攤子不料生意竟好得出奇。看來男人中倒還真有那麼些不講究、不怕人窺見自己丑相的豁達之士,頗叫女人佩服。
也許是剃頭老人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緊跟着便有人擺開了早點攤,賣米粉和面,弄得地上到處濕漉漉油嘰嘰的。修自行車、賣報紙、賣菜的也不甘落後,一古腦兒擠進去,高架橋下遂成熱門集市。只是這信市未能擺進那些已被鐵柵欄隔出了幾分高中的空地里,卻在一點點地蠶食道路。尤其那些菜販,竟沿圓擺了一溜攤,五彩繽紛的也畫了一個大圓盤。行人們在這大圓盤小圓圈中各自靠右行,秩序竟比先前井然了一些。一日,這圓盤菜攤讓市容管理人員給撤了,圓盤內的交通頓時大亂!看來人這東西還真有些奴性。有時明明一條大道擺那兒不會走,卻偏要別人給他隔成羊腸小道了,這才明白自己的腳該往哪兒邁,真是怪事一樁。
現在,高架橋下所有的空地都被有關部門用鋁合金和藍色鋼化玻璃隔成了百貨商場。琳琅的商品透過那隱隱的藍色再映入眼帘,便無由地有了種繁華的寂寞。所幸的是燈塔下的花圃里已有了茂盛的草和叢叢簇簇的劍蘭,還有一溜兒在商場門口擺開的剃頭挑子和捲土重來的菜販,高架橋下的世界就又動靜相宜、充滿着生活情趣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