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高坪区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区。高坪自古以来即以“果州”著称,汉置安汉县,隋设南充县,1993年撤县建区。
南充市高坪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58′之间。幅员面积813平方千米。高坪区境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少,多数年份出现日照偏少现象。境内盐卤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开发前景广阔。
高坪区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素有“丝绸之乡”“柑桔之乡”的美誉。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1.81亿元,同比增长9.4%。[1]
建置沿革
西汉初置安汉县。隋开皇十八年(593年)改为南充县。明为顺庆府。1950年建南充县。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96号):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地级南充市。市政府驻顺庆区。南充市设立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高坪区辖高坪、龙门、长乐、东观、青居、小龙、江陵、胜观、石圭9个镇和会龙、走马、黄溪、浸水4个乡,高坪区政府驻高坪镇。注:即以原南充县嘉陵江东岸9镇4乡(由原南充县33个乡镇合并的)设立高坪区。
行政区划
1997年,高坪区辖12镇14乡:高坪镇、龙门镇、小龙镇、江陵镇、擦耳镇、长乐镇、胜观镇、东观镇、老君镇、青居镇、石圭镇、阙家镇、走马乡、黄溪乡、马家乡、万家乡、青莲乡、小佛乡、会龙乡、御史乡、斑竹乡、鄢家乡、隆兴乡、喻家乡、溪头乡、浸水乡。区政府驻高坪镇,距市中心3千米。
1998年,高坪区辖高坪、小龙、龙门、江陵、擦耳、胜观、长乐、东观、老君、永安、青居、阙家、石圭13个镇和螺溪、凤凰、青莲、走马、喻家、御史、会龙、南江、马家、隆兴、斑竹、鄢家、黄溪、二家、天峰、青松、万家、小佛、浸水、溪头20个乡和白塔街道办事处,367个村、25个居委会。
2000年,高坪区辖1个街道、14个镇、19个乡。
2005年,高坪区辖1个街道、17个镇、17个乡:白塔街道、高坪镇、小龙镇、龙门镇、江陵镇、擦耳镇、老君镇、东观镇、长乐镇、胜观镇、永安镇、阙家镇、石圭镇、青居镇、青莲镇、都京镇、会龙镇、螺溪镇、小佛乡、走马乡、喻家乡、马家乡、黄溪乡、万家乡、御史乡、隆兴乡、斑竹乡、鄢家乡、浸水乡、溪头乡、青松乡、凤凰乡、二家乡、天峰乡、南江乡。
2006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0号)批准:同意南充市嘉陵区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和南充市嘉陵区与高坪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联工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嘉陵区文峰镇管辖;将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江中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嘉陵区河西乡管辖。
2006年6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1号)批准:同意南充市高坪区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南充市高坪区辖3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具体批复如下:一、撤销二家、小佛、天峰3个乡和高坪镇。二、扩大2个乡镇的行政区域。将原二家、天峰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东观镇。东观镇政府驻东观场。将原小佛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浸水乡。浸水乡政府驻浸水场。三、原高坪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由南充市按照规定程序自行批复。调整后高坪区辖2个街道、16个镇、14个乡:白塔街道、清溪街道、小龙镇、龙门镇、江陵镇、擦耳镇、老君镇、东观镇、长乐镇、胜观镇、永安镇、阙家镇、石圭镇、青居镇、青莲镇、都京镇、会龙镇、螺溪镇、走马乡、喻家乡、马家乡、黄溪乡、万家乡、御史乡、隆兴乡、斑竹乡、鄢家乡、浸水乡、溪头乡、青松乡、凤凰乡、南江乡。
截至2018年,辖7个街道办、12个镇、13个乡(白塔街道、清溪街道、龙门街道、小龙街道、青松街道、青莲街道、都京街道、江陵镇、擦耳镇、螺溪镇、长乐镇、胜观镇、会龙镇、东观镇、老君镇、青居镇、石圭镇、永安镇、阙家镇、凤凰乡、隆兴乡、斑竹乡、喻家乡、御史乡、鄢家乡、马家乡、南江乡、走马乡、黄溪乡、万家乡、溪头乡、佛门乡。[2]);有351个行政村,2769个村民小组;47个社区,293个居民小组。[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南充市高坪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58′之间。东北与蓬安县相邻,南面与岳池县接壤,西部与顺庆、嘉陵两区隔江相望。境域南北直距39.5公里,东西直距35.4公里。1997年,高坪区面积841.9平方千米,2013年高坪区面积806平方公里,2014年高坪区幅员面积8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坪区属丘陵地区。受地质、山脉、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形成平坝、浅丘、中丘和低山地貌。
高坪区地势东高西低,形成由东向西缓倾走势。
高坪区东部是华蓥山脉支系金城山,为高坪区最高点,海拔824.6米。南边溪头乡火星村梯子湾靠嘉陵江边,是高坪区的最低点,海拔243米。
平坝地区分布在区境嘉陵江沿岸的江陵、龙门、小龙、高坪、青居、溪头等乡镇部分村社的一、二级台阶上,一般海拔280米左右,约占总面积的45%。
浅丘宽谷带坝地区,分布在区境腹地的东观、走马、老君、青莲、马家、喻家以及御史、长乐、龙门、擦耳石圭、斑竹等乡镇部分村社,海拔在300米左右,约占总面积的24%。
高坪区中丘中谷分布在擦耳、会龙、长乐、老君、青莲、高坪、青居、石圭、阙家、溪头等乡镇部分村社,海拔330米左右,约占总面积的27%。
低山、深谷地区,主要分布在金城山脉及其支脉的隆兴、胜观、鄢家、黄溪、万家、浸水、小佛等乡镇部分村社,海拔500米以上,约占总面积的4%。
气候环境
高坪区境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少,多数年份出现日照偏少现象。
气温:1993—2007年,区内平均气温17.8℃,1996年平均气温偏低,1997—1998年、2001—2004年、2006—2007年,温度偏高,其余年份平均气温正常。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005年1月2日,仅为-2.1℃。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6年9月1日,为41.9℃。
地表温度:累年平均地表温度18.1℃,极端最高地表温度67.8℃,出现在2001年7月10日;其次为67.7℃,出现在2006年9月1日;极端最低温度为-4.4℃,出现在1994年1月21日;其次是-3.3℃,出现在2001年12月22日。
降水:累年总降水量13072.6毫米,平均每年933.8毫米。其中,日降水量较多的有,1998年7月20日,日降水量138.6毫米;2002年6月8日,日降水量170.7毫米;2004年7月31日,日降水量126.8毫米;2007年7月17日,日降水量136.1。一般7-8月份是降水出现最频繁最多的月份,较易达到暴雨天气,尤其7月份达到暴雨的日数最多。2006年11月20-30日连续降水11天,为最长降水日数。2001年12月14日-2002年1月16日,34天无降雨,为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湿度:高坪区境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为79%。一年中以秋季的相对湿度为最大,冬季次之,春季和夏季差不多。9月、10月相对湿度最大,在83%左右。年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一般出现于春季的3月、4月或冬季的12月、1月。冬季和春季空气比较干燥,容易产生春旱。
雾日:高坪区多雾。每年的雾日多出现于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其中又以12月份为最多。区内各地的年平均雾日在30天以上。大雾一般出现在4点至9点,持续时间可长达6-12个小时,午后才散去。区境多雾的原因颇为复杂。特殊的丘陵地形,相对湿度比较大,风力微弱,夜间晴朗无云,接近地面的空气因辐射而散失热量,气温降到露点以下,水汽就容易凝结成辐射雾。低云触地,移动迟缓,也增加了雾日的记录。此外,盆地高空常有逆温层的存在,也促进了雾的形成。
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4小时,多数年份出现日照偏少现象,尤其是1999年全年日照时数788.4小时,只有2006年日照有偏多现象,全年日照时数1313.5小时,各年8-9月份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多。
风:高坪区的年平均风速多在1.2-1.7米/秒之间,一年中无风的时间在40%以上。风向随季节而变化,一般以偏北风为主。每当强冷空气入侵或夏季发生雷雨天气时,常有大风伴随出现。多年平均每年发生7-9级大风2.4次。寒潮性大风多发生于春季。温度骤降,寒气逼人,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区境雷雨性大风多出现在7-8月份,常伴有雷电、冰雹或暴雨,风向不稳定。[3]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截止到2014年,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盐岩地质储量1.7万亿吨,石油储量7779万吨,天然气储量90万亿立方米。
高坪境内地下资源主要有盐卤、油气、砂金、锆石钛铁砂和天然建材等。以岩盐卤资源蕴藏量为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境内盐矿贮存于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和中统雷口坡组,为咸化浅海陆棚泻湖相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岩、石盐岩夹杂卤石岩沉积而成,含盐1-7层,一般单层厚度10-30米,最小厚度10厘米,最大厚度60-70米。东观镇境内的充65#,系雷口坡组,见矿4层,单层厚4.5-95米;充2#,打孔2875米深,见盐层两个,厚度分别在22米和52米;嘉陵江组见矿4层,单层厚1-21米,矿层厚度205.5米。
油气系川中油田构造,经1956年地质细测、1957年重磁力详查、钻探,发现工业性油流,曾先后于1957年2月和1958年5月在东观镇设立川中钻探筹建处、开采证实。油层性质属裂缝性储油空间,以溶孔,介壳间隙、裂缝为主、油气水垂直移动不明显。新疆油田发现后,钻探重点转移新疆。据有关资料调查,高坪区有油气井21口。能正常出油气的15口,年产原油1500多吨,产气10万m3。
砂金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区境段沿岸二、三级阶地下部砂砾层中。以龙门镇铁钱坝、青居镇牛肚坝和溪头乡溪头坝储量较丰,一般在二级阶地砂砾层,厚度10-15米左右,三级阶地2-7米左右。锆石铁砂矿分布在青居镇境嘉陵江岸二级阶地底部砂砾层及溪河漫滩中部、尾部黑砂层,储量欠丰,尚未开发。区内天然建材资源丰富,以嘉陵江岸滩涂的砂、卵石和东观、长乐、青居、小佛、浸水、老君、走马等乡镇的硬石常年供应市内各建筑单位。
生物资源
截止到2014年,高坪区生物资源820多种。
其中动物资源240余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7种、鱼类80余种、鸟类110多种、野兽类20多种)。以产于嘉陵江龙门沱(龙门镇境)的“江团”(长吻)最为名贵,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为南充著名特产。
植物资源580多种(用材林90多种,经济林110多种,薪炭林20多种,药用植物280多种,观赏植物70多种)。随着植树造林的开展,尤其是成片林区的开发建设,一些多年不见的鸟兽又在林区出现。2009年末,高坪区活立木蓄积量已达38万m3,森林覆盖率达38.4%。经省、市检查验收,各项绿化指标已达到“实现基本绿化”阶段规定的指标。
水能资源
水能开发前景广阔,嘉陵江16级梯级电站开发中有3级在境内。[4]
区域人口
1997年,高坪区人口54.4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高坪区总人口543574人,其中:白塔街道47964人,高坪镇42470人,小龙镇21916人,龙门镇49961人,江陵镇24263人,搽耳镇14144人,老君镇13994人,东观镇21239人,长乐镇19670人,胜观镇12339人,永安镇10378人,阙家镇11002人,石圭镇11345人,青居镇18723人,青莲镇10126人,小佛乡8710人,走马乡19653人,喻家乡7888人,马家乡11626人,黄溪乡10495人,万家乡4371人,会龙乡16440人,御史乡11224人,隆兴乡14946人,斑竹乡12042人,鄢家乡6906人,浸水乡9752人,溪头乡15713人,青松乡9735人,螺溪乡16034人,凤凰乡10383人,二家乡5721人,天峰乡10993人,南江乡11408人。
截至2014年,高坪区总人口60万。人口密度为868人/平方公里。
高坪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已降至1.0‰,人口处于低生育水平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高坪区区内有回、苗、藏、土家、彝、满、佤、黎、门巴、瑶、基诺、壮、布依、侗、僳僳、纳西、羌、蒙、怒、京等少数民族20多个,多系与汉族人口通婚迁入境内,散居区内各地。[5]
2018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59.72万人,其中:男性30.82万人,女性28.90万人;乡村人口36.78万人,城镇人口22.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886人,出生率为9.79‰;死亡人口3327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率4.25‰。年末常住人口61.39万人,城镇化率4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
概述
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1.81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7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90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71.65亿元,同比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50.9%和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61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7.96:41.8:40.24调整为17.0:41.3:41.7,“三产”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00.51亿元,同比增长9.4%,占GDP比重为58.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3%。
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税收收入实现5.01亿元,同比增长46.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0%。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2.13亿元,同比增长26.8%。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41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7.05亿元,同比增长4.7%;林业产值0.89亿元,同比增长3.1%;牧业产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2.4%;渔业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同比增长1.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5486公顷。
种植业:粮食总产量20.71万吨,同比下降0.2%。油料作物产量2.23万吨,同比增长1.5%,实现蔬菜(含菜用瓜)产量44.91万吨,同比增长2.8%。
林业:森林面积26440公顷,森林覆盖率32.9%。
畜牧业:出栏生猪52.80万头,与去年基本持平。出栏牛3550头,同比增长1.4%。出栏羊12.24万只,同比下降2.4%。家禽出栏613.24万只,同比增长1.8%。肉类产量达4.94万吨,同比增长0.4%。
水产养殖业:淡水水产品产量10.00万吨,同比增长2.1%。
第二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9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41.52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销售产值332.04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44.62亿元,同比增长16.6%;利润总额15.02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2.03亿元,同比增长2.5%。
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19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1.91亿元,同比增长27.6%;安装工程产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139.8%;其他产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5.0%;竣工产值30.63亿元,同比增长72.6%,从事建筑业平均人数20368人,同比增长56.6%。
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67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4.1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7%;农村市场零售额33.54亿元,同比增长1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3%。从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同比增长12.3%;零售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2亿元,同比增长12.7%;住宿餐饮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9亿元,同比增长12.6%。
全年接待游客6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和29.7%。[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末全区小学34所,小学在校学生数35823人,同比增长3.3%;专任教师1821人,同比增长0.8%。普通中学3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33939人,同比增长1.8%;专任教师2038人,同比下降0.5%。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数9492人,同比下降0.6%;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32人,同比增长1.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9.2%,高中升学率84.6%。 科学技术 全年获得专利授权数151件,比去年净增83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51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0.32亿元,同比增长41.2%。
文化事业
“两馆一站”(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有序进行,惠及群众15余万人;完成精准脱贫村文化活动室建设37个;贫困户电视信号入户安装480户;广播“村村通”新建129个村、维护维修131个村;全年放映4224场农村公益电影;组建贫困村业余文艺队伍37个,培训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5000余人次。
医疗卫生
2018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数580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2908人,其中执业医师1139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42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2‰,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体育事业
区级体育协会11个,新建农体工程27个。区体育馆全年免费开放8万人次;各类学校、协会等组织向省市输送专项体育人才100余人,开展区级体育活动14次;组队参加国省市赛事,获得国家奖项1枚,省级奖项1枚,市级奖项3枚。开展全区首届七人制足球联赛。
城市建设
2018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30.1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0%;建成区绿地面积1441.96公顷。
环境保护
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0.7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47.2微克/每立方米以内。
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7.0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82%。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1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15146元,增长9.7%;家庭经营收入2482元,增长8.5%;财产性收入2118元,增长6.2%;转移性收入7605元,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16061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588元,下降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8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6595元,增长10.0%;家庭经营收入2318元,增长7.1%;财产性收入244元,增长15.7%;转移性收入3971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97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920元,增长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
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6565元,同比增长2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8%。
2018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60万人,同比增长18.6%;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6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8万人,同比增长12.6%;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9.19万人,同比增长17.1%。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482人,同比下降2.4%;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549人,同比下降1.7%。[6]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高坪区机关驻地高坪镇,境内有系嘉陵江冲击而成的平坝,取名高坪坝,由此得名。
乡风民俗
嘉陵江船工号子。是一种原生态的劳动音律、声嘶力竭的呐喊、气壮山河的吼唱、如泣如诉的呼唤、真情惬意的宣泄,雄浑粗犷,荡气回肠。据史载:约清朝中期,逐渐兴起以“号子”统一协调行船节奏,日久年深,船工号子便约定俗成,经久不衰。嘉陵江船工号子与歌谣有难解之缘。它吸收了民间文化的元素,彰显出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和色彩斑斓、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特色,从而成为川北民歌的一个缩影,是音乐化了的号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哭嫁坐歌堂
民间婚嫁歌。专指民间女子出嫁时“哭嫁”所唱之歌谣,它是传统婚礼中流行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歌种表现方式。民间哭嫁,与出嫁女子的处境、心态和各地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哭嫁歌的歌词内涵丰富,大多结合各自身世即兴编唱,兴、比、赋手法巧妙运用,有较高的民间文化价值。歌词结构多为七言两句一段,押韵也多是押“双行韵”。原南充县河东乡近八十高龄的贾素珍老人亲口传唱的哭嫁歌,曾在1955年2月,由贾素珍老人代表原南充县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奖,之后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优秀奖。2005年,白街办斋公山村村民冯之俊自发搜集、记词记谱整理,形成传世经典,载入史册。
薅秧歌。隋唐时期流行的《竹枝歌》,源于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竹枝词》,在川东北广为传唱。高坪区历史文化艺人将此融入本地民歌,教化民众薅秧时唱和,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薅秧歌。新薅秧歌《我和幺妹挨到来》,分别在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及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奖。
三月三朝灵山。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高坪凌云山一带的百姓都要到凌云山朝拜灵山,烧香敬神,凌云山的玄天观和真武宫都要举办庙会和揭幡仪式,为民众祈福消灾。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由凌云山道观举行的道家结幡仪式,民间称为“三月三,朝灵山”。结幡时,将盐、茶、米等五谷杂粮装成五小袋,用经点化的纸包住,然后系于幡幅下的五根长绳头上,升至天际云端,10余位得道高士通过沐浴、焚香、净口数日后,排阵升坛祭天,叩念真武祖师,超度解厄,得天地感应,翻卷长绳缠绕成一个解不开的、能预测年景的奇特幡结。
长乐火龙。舞火龙是长乐人民祈求平安的一项重大活动,具有悠久历史。长乐火龙一般为9—15节,均为单数,有着“九五至尊”的寓意,代表着吉祥、喜庆。火龙主骨架由竹条编制而成,龙身由白色的麻布制作,而龙鳞则用油漆绘制,龙爪是由竹条编制的灯笼代替。长乐舞火龙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每年正月初五开始扎火龙,正月初十白天火龙正式“出龙”,到场镇上游行,正月十四晚上“烧龙”。1998年,长乐镇被授予“长乐火龙之乡”。[7]
名优特产
南充冬菜:南充冬菜,四川四大名菜之一,南充市著名特产,其特点是:鲜、香、脆、嫩,品质独特,为烹饪、面食、调味和馈赠之佳品。因其于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冬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多用作汤料或炒食,风味鲜美。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开胃健脑的作用。南充冬菜采用冬至前后十天内的冬菜嫩尖,秉承数百年传统工艺,配以十多种名贵香料,入坛三年以上精制而成。产品色泽黑褐有光泽、香气浓郁,风味鲜美独特,咸淡适度,质地嫩脆。经检测富含氨基酸、乳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增强人体机能之功效。
六合丝绸
六合丝绸:南充六合丝绸公司位于“中国绸都”,有“丝绸之乡”之称的四川南充,是有100余年生产历史的国营大型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产品畅销全球40余个国家或地区。六合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产品蚕丝被生产、蚕丝被贴牌加工、丝绸领带、方巾,睡衣、桑蚕丝棉。南充六合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行业:床上用品、丝绸系列面料、蚕茧、蚕丝、编织工艺品、织造加工、手工编织加工。
过江龙牛肉:过江龙牛肉采用新鲜的牛肉,利用传统配方,采用现代加工设备,精制而成的牛肉精品,本产品具有香气浓郁、绵韧化渣的特点,成为娱乐美食,休闲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
蜀北竹艺:蜀北竹编工艺品美观大方,又易于保存,高雅华贵等特点成为艺术欣赏、家庭装饰的佳品;更是馈赠亲友的珍品。集巴山蜀水之灵气、智慧之精华于一体。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精品,件件作品匠心独运“宛若天成”。确为馈赠、装饰、收藏之首选。
万家腊肉
万家腊肉:“柏香”牌畜禽特色香腊制品系万家香食品总厂采购金城山脉农民纯粮饲喂畜禽的精肉、内脏、头、尾等,用精盐和二十多味中草药腌制,取长年生翠柏枝,袅袅烟熏而成的系列天然绿色食品,该食品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万家香“柏香牌”畜禽特色香腊制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规格齐全,有普通消费者购买的散装制品,有常年保鲜的真空包装制品,也有包装古朴典雅、造型精美,馈赠亲朋好友的高档礼品盒制品。万家香畜禽特色香腊制品自1994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二十多个省市。1997年被指定为星级宾馆专用产品,1998年被指定为中南海专供产品,在历次商展中屡屡获奖。
桂花酒:一九九六年秋季,四川南充高坪林海松河园度假村总经理孙治在湖南湘西寨原苗王的后代阿吉,成为好友,阿吉便将苗寨传统酿酒秘方,并试制一批桂花酒,通过卫生和质检等相关检验后,仅供来度假村的游客几亲朋好友饮用,受到众口一致好评,纷纷竖起大拇指:“好酒”。
索义廷醋:索义廷,明末人,原籍湖南淮化县。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兵祸连年,索乃迁住岳阳务农。后从岳阳到了汉口,再北上太原,跟一个蓟州人学酿醋。后因山西一带战乱亦剧,只得再经陕西、甘肃辗转到四川阆中。为谋生计,在阆中城内过街楼街(今北街)购买草房开设醋坊。索学得酿醋绝技,善用白叩、砂仁、杜仲、当归、薄荷、五味子等32味中草药(以后更添30味)配制醋曲,取嘉陵江水酿醋,其醋特佳,极负盛名。[8]
风景名胜
凌云山风景区
凌云山景区地处高坪城郊,距南充城区5公里,距南充高坪机场3公里,距成南、成渝高速路口2公里,距南充港码头6公里,傍依国道318线。凌云山风水文化独特厚重,以凌云山主峰为中心,周边群峰在山貌形态上形成古代传说中的龙、虎、龟、雀等巨型“四灵兽”之相,犹如青龙蜿蜒、白虎卧岗、灵龟蛰伏、朱雀展翅,各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本位,与中国古代风水地理所称的“四相五行”玄机契合,浑然天成,既各具本位,又形神兼备,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风水地理的活标本。景区内白山、马岩山自然山峰形成长达2公里和1.5公里的两尊天然睡佛,枕北朝南,形态安详,堪称世界一绝。因此,自古以来凌云山即有风水宝地之美誉,吸引着儒、佛、道各教派竞相建宫立庙,和谐并存。汉唐以来,凌云山就建有玄天观、老君阁、三清殿、真武宫、元君殿、祖师殿、慈航殿等道家宫观,与凌云山毗邻的白山建有大雄宝殿、金光殿、化光殿、观音殿等佛家寺庙。历史上袁天罡、李淳风、张三丰等著名道师曾寓居凌云山道观修行,唐代南充人士程太虚、谢自然、薛道光等在凌云山寺修炼。唐代著名禅师——无相禅师及弟子克幽禅师等曾在白山寺修炼圆寂,今白山寺周边存有20多个崖墓和舍利塔。自汉唐以降至今,每年的“三月三,朝灵山”重大法事活动,吸引着远近数万宗教信众纷至沓来,场面蔚为壮观。
凌云山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由凌云山道教文化游览区、白山佛教文化游览区、图山儒家文化游览区三大部分组成。景区因其源远流长的“三教”和谐发展的宗教文化历史和各具本位的“四相五行”山形地貌及体量规模巨大的佛像凿造,在川东北乃至全省、全国具有唯一性、神奇性、生态性,因而在南充及周边地区旅游景区中具有领导地位。景区内山峰峻峭,绝壁削立,岩石形态奇异,栈道曲径通幽,山泉叠瀑空谷流转,湖山倒影相映成趣,花草树木苍翠葱茏,群峰常年云涌雾绕,飞禽走兽日常可见,2006年-2009年,凌云山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
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游客参与性项目如:凌云欢乐街、壮志凌云国际户外拓展训练中心、野战俱乐部、滑翔翼等。
金凤山国家旅游景区
金凤山乡村旅游景区位于走马乡,目前景区所在的金凤山村已荣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高坪示范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高坪区十大和谐村庄、高坪区精神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景区主要分为陈列展览区、体验游览区、文化休闲区、农耕文化竞技区四大部分,游客在这里可以悠然行舟垂钓,尽情采摘果蔬,惬意体验乡情,欣赏山歌民谣,品尝农家美味,领略当今农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新风尚,感受和谐农村新景象。
金城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据说金城山又名金粟山,藏金粟数万石于广福门内金库中,里面有金马悠悠拉磨,倘若紧贴石壁,拉磨声便会隐约传来金城山森林公园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金凤庵、陡寨门、金城寺、打子洞、老龙洞等。磨儿滩有水面1400多亩,群山叠翠。该景区主峰金城山海拔824米,系川北名山,为原天下七十二佛地之一。景区内多奇山异水,怪石古景,有九十九峰、三十六泉、四十八洞。金城山海拔824米,有99座山峰、36处泉水、48个山洞。进景区100余米便到“云径坊”,沿着幽静的石梯,一路走过锁云壁,就能到达南京门。传说此门是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所建,战墙至今犹在,昔日的枪眼、抱眼也清晰可辨。游人题诗云:“重门竖立金城:固,夹岩生成磐石安”。让人称奇的是两边岩石林立,只剩下一棵松树脑立其中,仰头而望,露出微微一线天。沿石径向北就到了“神仙洞”,顾名思义,是说这里曾长年住着一位神仙。神仙尚且留恋其美景,何况凡人呢?登上洞顶,可以看到“晒经石”,传说东晋道学家葛洪曾在神仙洞里修道,著有《抱朴子》等经书,每逢阳光灿烂之风,便将经书一一摊开,放在洞顶巨石上晒,以求得到真经,故名“晒经石”,其附近的悬崖深不可测,倍增神秘色彩。沿石径迂回抵达金城禅院,院内钟声悠悠,在林中显得格外空灵。金城山还有卧佛岩、白云岩、白龙洞、玉皇顶、五花石诸景点。
鹤鸣山景区
鹤鸣山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是一座与市中心隔江相望、一桥相连的城市综合公园。景区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白塔为核心。白塔俗称“宋代白塔”,原名“无量宝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
白塔高39.56米(37.1米),为十三层仿木密檐式砖塔,塔呈方形。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价值。“为充城八景之一”,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为楼阁式砖塔,石砌台基为须弥座,四周雕龙麟图案。塔身共十三级,第一级有拱门可出入。一至十级均有小龛,每龛嵌神像一尊,共有小龛九十三个。门十道,窗九眼。塔身四周全裱糊白灰,柱、枋及斗拱全施土黄色染料,在阳光照耀下尤为鲜艳夺目。塔项系用铁铸成的磨盘式铁件,外圆中空,既可防止雷击,又可使用人们从空间登上塔顶,眺览南充城区风光。“登临环顾千峰秀,钟声散入五云端”,为南充又一景观。
随着岁月变迁,历经风雨的鹤鸣山的规模及休憩设施,已难以适应游人的需求。为做大这个文化景区,满足人们的需求,继鹤鸣山一期改造工程之后,近日,高坪区又组织专家竭力设计出了鹤鸣山二期改造工程扩建“蓝图”。按照规划,鹤鸣山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两倍,着力打造成汉代风格的景观建筑,构建五大游乐风光区,最终建成南充最美丽的公园之一。
龙门古镇
宋时建镇,明洪武年间因洪水冲断龙门山之鞍部,形成峡谷。嘉陵江从镇东北碑垭山脚改道龙门峡,两岸峭壁对峙,悬崖俨若门户,场镇由此得名。龙门系嘉陵江边重镇,早在公元1077年就跻身四川五大集镇之列。北宋初年建场兴市保存至今的1.5平方千米古建筑,为清一色青瓦房,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廊坊相连、街巷纵横,独具地方特色。宋代古刹龙门寺,殿宇高大宽敞,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前殿碑刻明代任瀚“龙门诗”。[9]